光景如春花,身世似秋蓬。
渊明洞此理,养拙不求工。
上独思四皓,下独友两龚。
出处呻或异,心迹亦略同。
安贫抱全节,虽穷亦如通。
九原傥可作,我欲以身从。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陶咏贫士七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贫士的身世和境遇,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认同和赞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光景如春花,身世似秋蓬。
译文:美好的景色如同春天的花朵,而贫士的身世则像秋天的蒲公英。
诗意:开头两句以对比的方式描绘了诗中主题的两个方面,春花代表着美好、繁荣,而秋蓬则象征着贫困、漂泊。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展示了贫士的生活环境与外界的差距,同时也体现了贫士内心的坚韧和豁达。
赏析: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春花和秋蓬这两个富有意象的形象,将贫士的境遇与自然景色进行对照。这种对比使得贫士的贫困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凸显了他们内心的坚韧和豁达。诗中还以“养拙不求工”表达了贫士不求名利、安于清贫的态度,以及“上独思四皓,下独友两龚”揭示了贫士心中对古代贤人的崇敬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贫士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贫士的敬佩和认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贫士生活境遇的描绘和赞美,传达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肯定和对贫士坚韧精神的赞扬。诗中所表达的贫士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以及对友谊和古代贤人的向往,都具有普世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撩我思家第一篇。
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但逢公道日,即是命通时。乐善知无厌,操心幸不欺。岂能花下泪,长似去年垂。
乌鹊填门雪满除,倩谁骑马谢双鱼。苦吟孙楚三年别,饥卧袁家一病余。仕宦吾人聊复尔,梦魂今夜定何如。钓台多是西征客,莫道渠能赋子虚。
大罗山上客,后主是宗亲。莫是为诗苦,却令生世贫。荒年家口众,少日鬓毛新。近又重遭祸,虚星必照身。
素节轻盈珠影匀,何人巧思间成文。闲垂别殿风应度,半掩行宫麝欲薰。绣户远笼寒焰重,玉楼高挂曙光分。无情几恨黄昏月,才到如钩便堕云。
酒渴上安市,甘寒为解园。鹅儿黄不见,空见鹭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