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勤著子书,我恐落人世。
呼儿具纸笔,一岁复一岁。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孙伟卿杂言十章》是宋代诗人陈傅良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或勤著子书,
我恐落人世。
呼儿具纸笔,
一岁复一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个人成就的担忧。诗的开头,作者提到自己勤奋地著书,但他担心自己的努力可能会被世人遗忘。他意识到时间的无情流逝,人们的生命和努力都会逐渐消失。
在第三句中,作者呼唤着儿子,想让他拿来纸和笔。这里的呼儿可能是借代,表示传递自己的心声给后人。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希望自己的思想和成就能够传递给后代,让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下去。
最后两句,作者再次强调时间的流逝。一岁又一岁,表示岁月的循环,时光的不停流转。这种重复的句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无限延续和自己的微小存在。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个人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思考。他担心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他希望通过文字的传承,将自己的思想和成就传递给后人,使其永久地存在于世间。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时间流逝和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它通过对时间的感悟,呈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和传承的思考,引发读者对时间和存在的反思。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温情和对后代的期望,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可贵。
舴艋填芳渚,秋千闹粉墙。人争桃李节,吾忆藕花凉。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于穆明祀,莫如报功。灵之利泽,惠我无穷。齐以条志,币以过衷。抚宁四极,永锡登岂。
菊翁去后菊园荒,寿不如花尽自香。进学解成谁贝锦,题舆字湿已黄粱。众流出壑三秋暮,明月照松千仞罔。冷落僧炉数间屋,但留名节付贤郎。
翠葆扶疏傍药阑。乱红飘洒满书单。清明时节又看看。小雨勒成春尾恨,东风偏作夜来寒。琴心老尽不须弹。
当年辞气压朱云,老作皇家谏诤臣。章疏罢封无事日,朝廷犹惜直言人。题诗野馆光泉石,讲易秋堂动鬼神。棘寺下僚叨末路,斋心唯愿秉陶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