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神山中隔凡尘,箫鼓喧阗午夜声。
十里绮罗开翠幕,一天星斗不层城。
也知故国风光丽,尤喜新元谷价平。
衰朽尚容陪二妙,不妨欹侧到天明。
何澹,字自然,龙泉(今属浙江)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秘书省正字,累迁着作郎,十二年爲将作少监,十五年爲国子祭酒,除兵部侍郎,十六年擢右谏议大夫(《宋史》卷三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除御史中丞(《永乐大典》卷七三五○引《黄景声墓志铭》)。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除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嘉泰元年(一二○一)罢知枢密院事。嘉定元年(一二○八)出知建康(《景定建康志》卷一四)。移知江陵,奉祠卒。有《小山杂录》八卷,已佚。《宋史》卷三九四有传。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今录诗二十五首。
《和宋宪乙丑元夕韵》是宋代诗人何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中有三座神山,与尘俗相隔甚远。
箫鼓声在午夜喧嚣,十里红纱展开翠幕。
天空中星斗无数,没有层层叠叠的城池。
虽然知道故国风光美丽,更欣喜新元谷的物价稳定。
衰朽的我仍然能陪伴两位美人,不妨侧身等到天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元夕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和物价稳定的思念和欢喜之情。诗中山中的神山与尘俗相隔,象征着作者远离尘嚣的心境。午夜时分,箫鼓声喧嚣,使得整个山谷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红纱十里,翠幕展开,形容了元夕夜晚的热闹场景。天空中星斗璀璨,没有城池的遮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虽然身处异乡,作者依然怀念故国的美丽风光,尤其对于新元谷的物价平稳感到欣喜。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与两位美人共度时光的愿望,表示即使身处异乡,也能在黎明前与所爱的人相伴。
赏析:
这首诗词以元夕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和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通过山中的神山与尘俗相隔的描绘,强调了作者远离尘嚣的心境,表达了对宁静与超脱的向往。午夜的箫鼓声和热闹的场景描绘,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元夕夜晚的热闹与欢乐。诗中的红纱、翠幕和星斗,以及对故国风光和物价稳定的思念和欢喜之情,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与所爱之人共度时光的愿望,传递了一种情感上的慰藉和依恋之情。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元夕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和美好生活的思念和向往,以及对宁静、欢乐和爱情的追求。通过诗中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起伏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家园和幸福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风流别驾临苕溪,行厨携客寻幽奇。五湖浩荡三江永,绿净不知凡几顷。凭高纵望心目开,便可一倾三百杯。疑与尘寰不同宇,弹压风光须妙语。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娲皇识五石,炼之能补天。补天有何迹,五石世不传。五石岂不传,人心禀灵坚。一日彝伦叙,千年造化全。此石经几炼,天亦经几补。火候吾有之,吾师鲁男子。
松柏岩前,烟霞洞里,清风吹动灵苗。水升火降,大药自然烧。歌舞相陪童稚,利名弃、不让渔樵。忘人我,清贫为乐,怕底是尘嚣。人来求追荐,千言万语,苦苦相邀。便加持斋戒,遥拜云寮。祷告重阳师父,救亡灵、得上青宵。鸾鹤引,孤魂滞魄,相从总逍遥。
我生东南陬,不识蜀道难。观君眉宇秀,想见岷峨山。汉廷射策时,连璧照鸳班。伯氏书万言,逸驾不可攀。兹焉从君游,颇得窥一斑。仙凡隔弱水,接辞良亦艰。矧兹万里别,望望何当还。三苏骑鲸去,词章满人间。岂无后来者,遗珠有余叹。愿君效乐全,飞章达天关。报国此最急,余事
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