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祝史趋真馆,屈指于今二十年。
琪树瑶林成想像,直疑当日梦游仙。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和三兄立冬祠太乙二首》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祝史趋真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般美好的想象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曾经为祝史趋真馆,
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琪树瑶林成想像,
直疑当日梦游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曾经担任祝史(负责祭祀和祝福的官员)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索和对美好仙境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及的祝史趋真馆是一个祭祀场所,但在诗人的想象中,它变成了琪树和瑶林所构成的美丽园林。琪树和瑶林都是传说中的神奇植物,象征着宝贵珍稀的存在。这种想像使整个场景变得神秘而超凡,与现实的祭祀场所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诗人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他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过去在祝史趋真馆的经历已经远去,逝去的时光仿佛令他难以置信。这种感慨也体现了人们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不舍。
最后,诗人用直疑的语气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怀疑。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几乎以为那些经历只是当日的梦境,仿佛自己曾经在梦中游历仙境一般。这种怀疑和想象使诗中的场景更具幻境色彩,将祝史趋真馆的记忆和仙境之间模糊起来,增添了诗意的层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祝史趋真馆的想象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仙境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它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超越,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并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临水桃花已乱飞,向人浑似诉离披。溟濛细雨春风暴,还是青林生叶时。
倚杖寒山暮,高杉韵细飔。归舟藏别蒲,落日映荒陂。碧涧流红叶,黄猿领白儿。石桥南畔路,岑渚复幽奇。
额黄肌粉斗新妆,春入园林度暗香。留滞江南归未得,一枝聊复沃愁肠。
飞轮击水日三千,咫尺长安在日边。试向茂陵高处望,未央前殿立铜仙。
摇落山城暮,行人返照边。乱蝉鸣古柳,独鹤下遥川。秋事无多日,寒花又一年。故应深夜雨,重忆对床眠。
早从孟母受诗书,晚见飞腾五丈夫。桂籍联名看衮衮,兰陔戏采极愉愉。已酬锺釜当年志,合入衣冠盛事图。教子荣亲谁不羡,堂成燕雀亦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