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有灵泉,埃尘未尝至。
日月自高照,云霞亦辉庇。
惟抱夷齐心,饮之可无愧。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八·天门泉》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嵩山的天门泉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道德追求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门有灵泉,埃尘未尝至。
日月自高照,云霞亦辉庇。
惟抱夷齐心,饮之可无愧。
诗意:
这首诗以天门泉为题材,描绘了这个泉水的神奇和清澈。诗人说天门泉有一种灵性,埃尘从未沾染过它。它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自己发出光辉,云霞也为它遮挡阳光。诗人认为只有怀抱着纯洁的心灵,喝这泉水才能无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门泉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道德追求的思考。天门泉被描绘为一种灵性存在,它的清澈和纯净象征着道德的高尚和纯洁的心灵。诗人通过与天门泉的对比,呼吁人们要怀抱夷齐的心灵,追求道德的完美。只有拥有纯洁的心灵,才能真正无愧地面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嵩山天门泉的景色,同时融入了作者对道德追求的思考,展示了范仲淹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道德和纯洁心灵的重要性的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片帆寂寞绕孤村,茅屋惊寒半掩门。行草不成风断雁,一江烟雨正黄昏。
才高孰谓文中龙,返使伊人思谢公。烟飞露滴玉池空,雪莲蘸影摇秋风。
潮来潮去有何功,费尽辛勤辨一风。若使无风潮自至,信他海伯有神通。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不羡天池鸟,不慕北溟鱼。瞬息乘风万里,铁翼云中舒。才到新西比利,已过乌兰巴托,瀚海览无余。谁谓乾坤大?浑似一沤夫。高歌倦,雄谈歇,展画图。长城蓦地眼底,岪郁盘云途。地上山山横黛,天上人人俯首,又见昆明湖。锦绣山河好,今朝气象殊。
南楼吹角正黄昏,城郭千字早闭门。呜咽未成初似语,凄凉三叠转消魂。胡儿入塞应长泣,老戍临边几尚存。肠断关山今夜月,梅花落尽楚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