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瞻犀柄动经旬,忽报巾车独辗春。
曾作天津歌酒伴,此间谁是识花人。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和奇父竹斋小池及游春五绝》是宋代胡寅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已经过去了很久,
我忽然听到了车声震动。
曾经与我一同饮酒歌唱的朋友,
这里还有谁能够辨别花儿?
诗词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游春的情景。首先,诗人提到“犀柄动经旬”,意味着春天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转眼间又到了春末夏初的时节。接着,诗人听到了车声,这是春天的标志之一,也预示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来临。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回忆起曾经与他一同欢聚、共饮歌唱的朋友,然后问道,现在留在这里的人中,有谁还能够真正欣赏花儿的美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春天作为生机勃勃的季节,往往让人心情愉悦,但也不免让人感叹光阴易逝。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人情淡漠的思考,以及对真正欣赏美的人的期望。
这首诗词虽然字数不多,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传达出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它唤起了读者对时光流转和人情冷暖的共鸣,引发了对生命短暂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同时,诗中对花儿的提问也暗示了对真正欣赏美的人的渴望,让人反思在喧嚣的世界中,是否还能保持对美的敏感和欣赏。
历眼看看剩浃旬,山河大地一齐新。不成过腊都无雪,只隔明朝便是春。夜半有谁过剡曲,年丰无处不尧民。草亭只在梅花外,知与人间隔几尘。
一笑憧憧雁鹜行,簿书堆里赋秋阳。心如坠絮沾泥懒,身似飞泉激石忙。雨後蹲鸱先稻熟,霜前浮蚁斗枨香。天涯节物遮愁眼,且复随乡便入乡。
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师道在三鸟可畔,友伦居五岂容亏。恰方誉瓘俄倾瓘,亦有尊颐不求颐。
历劫坦然无异色,东西何立谁南北。若言别有一灵光,认子不真元是贼。
过得旁罗上下滩,望中青出是灵山。三年此地四来往,老矣向渠成厚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