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无尘四顾清,晚风凉似雨初晴。
庭花解笑升沉事,梁燕疑谙故旧情。
疏瀹此心临水近,卷舒随意看云行。
清谈莫是清吟好,不误苍生自瘦生。
¤
陆容(1436—1497),字文量,号式斋,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岁。性至孝,嗜书籍,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诗才不及泰、釴,而博学过之。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南京主事,进兵部职方郎中。西番进狮子,请大臣往迎,容谏止之。迁浙江右参政,所至有绩。后以忤权贵罢归,卒。生平尤喜聚书和藏书,根据其藏书编次有《式斋藏书目录》。祝允明作有《甘泉陆氏藏书目序》,称他才高多识、雅德硕学,购书多异本。钱谦益称他“好学,居官手不释卷,家藏数万卷,皆手自雠勘”。病故后,其子陆伸,字安甫,汇列其书目,并以新得者,再总为经、史、子、集,合为若干卷。著有《世摘录》、《式斋集》、《菽园杂记》十五卷,《四库总目》王鏊称为明朝记事书第一;又有《式斋集》,并行于世。
《和彭性仁杂兴(三首)》是明代陆容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榻无尘四顾清,
晚风凉似雨初晴。
庭花解笑升沉事,
梁燕疑谙故旧情。
疏瀹此心临水近,
卷舒随意看云行。
清谈莫是清吟好,
不误苍生自瘦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清幽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清新的环境,以及庭院中的花朵和燕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赞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纯粹的清谈和吟咏的追求,认为这样的境界不会误导他人,而是能让自己更加充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生活境界,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从容。以下是对各句的赏析:
一榻无尘四顾清:
"一榻无尘"表达了诗人生活清净的状态,没有外界的纷扰和尘埃,心境宁静。"四顾清"则表明诗人的视野开阔,心中无杂念,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晚风凉似雨初晴:
"晚风凉似雨初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创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氛围。晚风带来的凉意仿佛是雨后初晴时的清新。
庭花解笑升沉事:
"庭花解笑"表达了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也可以理解为花朵在欣赏诗人的诗意。"升沉事"则表示事物的兴衰,生命的起伏和变化,与花朵的轻笑形成对比。
梁燕疑谙故旧情:
"梁燕"指的是停在梁上的燕子,表示燕子对于这个地方已经很熟悉,也可借喻人们对旧情的熟悉。诗人通过描写燕子,抒发了对旧时情感的怀念和珍惜。
疏瀹此心临水近:
"疏瀹"形容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清澈,"临水近"表示诗人靠近水边,感受到水的潺潺声。这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内心与外界的和谐。
卷舒随意看云行:
"卷舒随意"表达了自由自在的心境,任意卷起或展开,随心所欲。"看云行"则是在欣赏云的变化,感受自然的美妙。
清谈莫是清吟好,不误苍生自瘦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纯粹的清谈和吟咏的追求。诗人认为清谈(指高尚的言谈)不如清吟(指高尚的吟咏)好,因为清吟更能凝聚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诗人并强调,这种追求并不会误导他人,而是让自己更加充实,不会让自己过于追求物质而忽视精神层面的成长。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清凉的追求,以及对纯粹心境和精神追求的坚持。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对旧时情感的怀念和对纯粹艺术的推崇,强调了内心境界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富有意境和哲理,给读者留下了一种静谧而深思的印象。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种树三十年,结子防山猱。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初闻帝苑夸,又复主第褎。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鳌。金鳌文章宗,分赠我已叨。岂无异乡感,感此
国被儒冠误,如今尚忍言。
山林养得寸心丹,岂是清香不而寒?今日春风好颜色,任他自作杏花看。
捣练子,赋梅枝。暖借东风次第吹。自是百花留不住,让教先发放春归。
恭敛宜家,柔顺承天。德昭彤管,尤在进贤。寮册社翟,追荣寿原。四时裸享,何千万年。
上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信意行。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勤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