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南花乱开,青溪曲曲水如苔。
琴高一去无踪迹,枉是渔人尚见猜。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和梅公仪琴高鱼同圣俞》是宋代文人王珪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江南的三月,花朵盛开繁茂,青溪蜿蜒曲折,水面上长满了苔藓。高洁的琴音一旦离去,不再留下任何踪迹,就连渔人也猜测不出它的去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三月的美景,花朵盛开,水流弯曲,景色宜人。作者以琴为象征,表达了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是一种遗憾和空虚的感觉。琴音高远而纯净,离去后却无法追溯,连渔人也无法揣测其去向,使人感叹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存在的现实。
赏析:
这首诗以江南春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江南的花开水流,营造了一种富有诗意的环境氛围。作者以琴为象征,将琴音与美景相互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流逝之美的感慨。
诗中的"琴高一去无踪迹"一句,通过琴音的离去来突出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捕捉的特性。诗人把琴音与渔人的猜测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思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给人一种深思和回味的空灵之感。
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景物的写实描写和抽象意象的交织,展示了王珪独特的艺术风格。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叹,通过琴音的消失,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短暂而珍贵的思考和体验。
故人遗我酒,气味芳似清。置之屋壁间,兴至时一倾。银杯度一合,三釂已彻觥。既免戒沉湎,且无忧病酲。嵇阮愧令德,刘石无遐龄。荒狂有何乐,徒以酒自名。吾幸免困此,庶几尽平生。
家寄茅洞中,身游越城下。宁知许长史,不忆陈司马。
精神俊雅,更那堪、天与风流标格。罗绮丛中偏艳冶,偷处教人怜惜。目剪秋波,指纤春笋,新样冠儿直。高唐云雨,甚人有分消得。忔戏笑里含羞,回眸低盼,此意谁能识。密约幽欢空怅望,何日能谐端的。玳席歌余,兰堂香散,此际愁如织。人归空对,晚阴庭树横碧。
望金华真界,宝婺星垣,瑞符玄动。羽葆来游,有八鸾环拥。日在龙房,下弦平月,见崧岳生申。天上三奇,人间五福,一齐景宠。骞树七台,紫微金简,授箓延年,大椿腾颂。玉液称觞,引长生歌送。彩雾笼云,舞香花萼,降蕊珠仙众。太史多才,功成异日,鸣箫双凤。
天下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唤狂生。个身恰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数声。
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青冥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村村供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