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女送花随处,沙鸥避乐分行。
游舸已如图障里,小屏犹画潇湘。
人面新生酒艳,日痕更欲春长。
衣上交枝斗色,钗头比翼相双。
片段落霞明水底,风纹时动妆光。
宾从夜归无月,千灯万火河塘。
张先(九九○~一○七八),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齐东野语》卷一五)。官宿州掾(《能改斋漫录》卷一七),知吴江县(《中吴纪闻》卷三),嘉禾判官(《宛陵集》卷九《送佥判张秘丞赴秀州》)。晏殊知永兴军,辟爲通判(《画墁录》)。歷知渝州、虢州(《宛陵集》卷二一、三九),以都官郎中致仕。张先以词着,与柳永齐名,苏轼以爲“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嘉泰吴兴志》谓有文集一百卷,惟乐府行于世。史籍无传,其事迹详见夏承焘《张子野年谱》(载《唐宋词人年谱》)所考。 张先诗,以南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张都官集》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安陆集》,并参校《苕溪渔隐丛话》(简称丛话)、《至元嘉禾志》(简称嘉禾志)等。另从《安陆集》、《永乐大典》、《能改斋漫录》等书中录诗十九首。
《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这首诗词是宋代张先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溪女送花随处,
沙鸥避乐分行。
游舸已如图障里,
小屏犹画潇湘。
人面新生酒艳,
日痕更欲春长。
衣上交枝斗色,
钗头比翼相双。
片段落霞明水底,
风纹时动妆光。
宾从夜归无月,
千灯万火河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归船的情景。诗人在游船上与伴侣一起欣赏夜色,河满而宁静。溪女送来的花随处飘散,沙鸥避开欢乐,分开飞行。游船已经如同画中的屏风,而画面上描绘的是潇湘美景。女子的脸庞娇美如花,阳光的痕迹渐渐想要延长春天的时光。衣服上的花纹交织出斗色,发簪上的饰物比喻成双翼。夕阳逐渐落下,明亮的水底映出霞光,风吹动着妆容上的纹理。夜晚归船的宾客们没有明亮的月亮,但河塘上千盏灯火照亮了整个夜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归船的景象,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物之间的交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使得诗意更加深远。通过描述溪女送花、沙鸥分行等细节,诗人创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潇湘图景的描绘,增添了一层诗意和浪漫色彩。诗人通过描写女子的容貌和服饰,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妖娆,使得整个诗词充满了细腻的情感。最后,诗人以夜晚归船的场景作为结尾,通过描绘河塘上的灯火,烘托出一种热闹而繁华的氛围,给整首诗词以喜庆的气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交融,营造了一种宁静、美好的夜晚归船场景。诗人运用了形象的描写和比喻手法,使得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诗意,令人陶醉其中。
门号签书府,心存攻愧斋。倚栏临曲沼,扶杖看悬崖。槁叶鸣轻雨,残山拥半阶。退公成吏隐,足以畅幽怀。
骤雨东风对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客行此去遵何路,坐眺长亭意转闲。
云起山容改,湖生浦面宽。寒鸦先雁到,乌桕後枫丹。年迈狐装帽,时新豆捣团。非关嗜温饱,更事耐悲欢。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AA17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
赤日炎风书鼓迟,中官宣问到黄扉。传呼宰相槐街静,青盖摇摇未午归。
火云阳焰欲烧空,小槛幽窗想旧峰。白汗此时流枕簟,清风何处动杉松。残更正好眠凉月,远寺俄闻报晓钟。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官园树影昼阴阴,咫尺清凉莫浣心。桃李别教人主掌,烟花不称我追寻。蜩螗晚噪风枝稳,翡翠闲眠宿处深。争似出尘地行止,东林苔径入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