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易为别,寻尺固可轻。
今日掺子祛,凄惶不自平。
岂其道里远,要是隔音形。
春风卷行迹,车马无留征。
回首高阳峰,隐约林间明。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和曼叔灵树相别》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男子离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不安。
诗词的中文译文:
男儿易为别,寻尺固可轻。
今日掺子祛,凄惶不自平。
岂其道里远,要是隔音形。
春风卷行迹,车马无留征。
回首高阳峰,隐约林间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男子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的情境,表达了离别带来的痛苦和不安。诗人以流畅的语言展现了离别的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男儿易为别,寻尺固可轻”这句表达了男子离别的普遍性和常态化,强调了男子在离别面前的坚强和不畏惧。接着,诗人使用了“掺子祛”一词,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不平静。这种凄凉和不安的情绪在整首诗中贯穿始终。
诗中还描述了离别的距离和分隔的痛苦。“岂其道里远,要是隔音形”这句表达了离别之处的距离遥远,无法轻易相见。诗人使用了“隔音形”来形容离别的遥远,进一步加深了离别带来的痛苦感。
诗中的最后两句“春风卷行迹,车马无留征。回首高阳峰,隐约林间明。”表达了诗人离别后回首的情景。春风吹去了他的行踪,车马疾驰的痕迹也已经消逝,只有高阳峰上的林间微光隐约可见。这些描写使得离别之后的诗人感到孤寂和凄迷,同时也暗示了回忆和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男子离别的痛苦和不安。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以及对离别的感受的揣摩,展示了离别带来的心灵的困惑和思念之情。
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君王翌日宴长春,霖雨迷漫泞土尘。特令满宫来魇止,一时悬挂扫晴人。
柳岸兰桡片席飞,秋风泽国季鹰归。幕中莲渚红衣脱,江外蒪羹紫线肥。十部须知從事贵,双鱼莫遣尺书稀。西陵正接家山路,试为因人问钓矶。
薄宦何堪远,兄今奉板舆。猫头供美笋,玉板荐嘉鱼。川陆徐行李,暄寒慎起居。会因回雁足,时一问何如。
近日侯门不重才,莫将文艺拟为媒。相逢若要如胶漆,不是红妆即拨灰。
忆师眠复起,永夜思迢迢。月下门方掩,林中寺更遥。钟声空下界,池色在清宵。终拟修禅观,窗间卷欲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