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未辞泥至腰,新寒疠气喜全消。
都人得此正希阔,远客幡然成寂寥。
声在疏檐与黄叶,梦听禁漏近丹霄。
愁心却被诗勾引,始觉君家我里遥。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和马公弼夜雨》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场雨未曾停歇,泥水淹至腰间。
新的寒疫之气喜悦地全都消散。
城中的人们因此感到宽广和畅快,
而远客们却突然感到孤寂。
雨声在稀疏的屋檐和黄叶间回荡,
梦中听到禁漏声近乎天际。
忧愁的心被诗词所吸引,
才觉得你的家和我的家相隔遥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下雨的景象,通过雨水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消除疾病和寒冷的喜悦。城中的人们因为雨水而感到宽广和舒适,而远离家乡的旅客则感到孤寂。诗人通过描绘雨声、屋檐和黄叶的声音,以及梦中听到的禁漏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对诗词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雨夜的景象,通过对雨水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疾病和寒冷的厌恶,以及对雨水带来的喜悦之情。诗中的对比手法,将城中人们的宽广和舒适与远客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离乡背井者的思乡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雨声、屋檐和黄叶的声音,以及梦中听到的禁漏声,将自己内心的忧愁与对诗词的向往相结合,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君子何尝去小人,小人如草去还生。但令鼓舞心归化,不必区区务力争。
人家簇簇晓烟青,湖上船归渔市腥。细雨如丝山色暝,一杯浊酒慰飘零。
仙枝移傍小岩幽,答踏名推第一流。曾向清波沈寒碧,甘瓜五色但轻浮。
先相风流德业尊。又看天马五花文。飘飘青琐凝佳思,霭霭新诗似岭云。淮海秀,已平分。*璋未碍琢来勤。吴人元重中州气,绣被何尝擅鄂
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去知吾乡。大江之东渭之北,念吾故人何可忘。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扁舟漫浪归未得,京尘海裹安行藏。身名未立仰天笑,床头夜夜鸣干将。羡师物外无宠辱,庭前柏树常苍苍。吁嗟急羽飞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五云前坠满室光,报师之意无以将。
闲居是念随云散。琴帘底、却自平生心满。百二十年期,笑道今才半。一味齑盐清得瘦,婉娩似、梅花香晚。相伴。老霜松宁耐,溪山寒惯。探借十日前春,小杯盘、也做寿筵模范。绕膝舞斑衣,有酒从他劝。但任真来浑是处,梦不到、笙歌瑶燕。双健。任旁人播尽,风流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