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场屋弄朱衣,犹喜春来破白归。
同辈交游惟我拙,一时人物似君稀。
风神要在山庭峻,辞吐初疑锯屑飞。
州县未应淹骥足,钓名谁羡子陵矶。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李难老》是一首宋代王之道所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半生的经历和自己在文士圈中的地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半生场屋弄朱衣,
犹喜春来破白归。
同辈交游惟我拙,
一时人物似君稀。
这首诗的第一句描述了作者半生的经历,他在世间的喧嚣中度过,衣着鲜艳夺目。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春天的到来使得一切繁花似锦,而作者也感到欢欣鼓舞。
接着,诗人自谦地说自己在同辈交往中显得愚拙,与其他才子的友谊显得稀少。这句话可能反映了作者在文坛上的地位相对较低,交游不广。
风神要在山庭峻,
辞吐初疑锯屑飞。
州县未应淹骥足,
钓名谁羡子陵矶。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作者渴望在文坛上有所作为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的文辞能够像风一样激荡在山庭之间,表达出自己的才情。然而,他的辞章之初还有些生涩,犹如锯木屑飞扬一般,不够流畅自然。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许。他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州县的认可,获得更广泛的赞誉。"淹骥足"意指才华横溢的马匹被水淹没,暗喻自己的才华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作者针对名利的向往,反问谁会羡慕他,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成就的渴望。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经历、自谦之态度以及对于文学成就的追求,展现了他对于自身才华和社交地位的思考和向往。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自己的心境相呼应,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席上香风转绮罗,北门东道汉萧何。灯摇万井年光嫩,月覆千闾夜色多。楼阁影重占物阜,管弦声洽验民和。相公不惜阳春曲,传与都人每岁歌。
唐朝绿野相,宋代独乐公。起居候夷狄,姓氏传儿童。古人不可作,谁是间世雄。我公后其人,德业正尔同。来为下览凤,去若冥飞鸿。完名归造物,一节见始终。区区汉两疏,图画未足工。东山在何许,亦在东门东。
妙龄冠蜀士,名声振王畿。晚随召节来,天朝增羽仪。我昔倅丹丘,鹿侯挂冠归。群公俱祖送,见公四三诗。颇恨著鞭先,自言乞身迟。拳拳慕下风,直欲梦见之。还朝挹高致,气宇清且夷。称者不容口,往往同一词。始见荷倾倒,笑谈欲忘疲。况当秋风高,滥吹参试闱。鼎脔得一尝,豹斑
寻艳复寻香,似闲还似忙。暖烟沈蕙径,微雨宿花房。书幌轻随梦,歌楼误采妆。王孙深属意,绣入舞衣裳。
曹溪入室人,终老甚难群。四十馀年内,青山与白云。松和巢鹤看,果共野猿分。海外僧来说,名高自小闻。
江上高楼花欲然,南邻酒伴西邻眠。夕阳未下逢君好,还有一百青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