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无穷掩夜泉,犹疑一半作神仙。
秋来还照长门月,珠露寒花是野田。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和李都官郎中经宫人斜》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翡翠无穷掩夜泉,
犹疑一半作神仙。
秋来还照长门月,
珠露寒花是野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在夜色中,翡翠色的泉水无穷无尽地流淌,仿佛有一半的泉水变成了仙界的存在。秋天的夜晚,月光依然照耀着宫门,同时也照亮了野外的田野,使得那里的花朵上沾满了像珍珠般的露水。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唐代诗歌常见的意象和形容词,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感受。首先,诗人以翡翠色泉水的形象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神秘感,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里的泉水象征着自然的美和宇宙的秩序。其次,诗人通过描述秋天的长门月和野外的花朵,展现了月光的辉煌和野外的生机。月光照亮了宫门,使其更加庄严壮观,同时也通过照射在野外花朵上的珠露,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传递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情感。这种描写方式和意蕴使得诗词具有一种静谧、清新和超越世俗的艺术感。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愁与发相形,一愁白数茎。有发能几多,禁愁日日生。古若不置兵,天下无战争。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太行耸巍峨,是天产不平。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四蹄日日多,双轮日日成。二物不在天,安能免营营。
当初相见。君恨相逢晚。一曲秦筝弹未遍。无奈昭阳人怨。便教恩浅情疏。隔花空望金舆。春晚不拈红粉,碧窗自录仙书。
宁忍千日饥,野葛不可烹;宁枉百里途,捷径不可行。自古风俗坏,善土亦沦胥。橘柚禹包贡,後世称木奴。
龙烛飞空雪渐无,光摇穷巷丽金铺。妓楼遽喜春生座,席户浑惊粟在肤。剡水不须乘兴去,饭山犹是作诗臞。自怜白发疎慵客,拥被高舂梦未苏。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岂所施有异,而笔法亦随以变。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犹愧乎知书之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