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李参政正旦闻边报》

羽檄连旬月,边尘换岁阴。
捉弄衿忧见肘,补肉忍剜心。
天远鸿飞急,林疏燕恨深。
直钭归往地,都作杀胡林。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李参政正旦闻边报》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边塞战事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忧虑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羽檄连旬月,边尘换岁阴。
捉弄衿忧见肘,补肉忍剜心。
天远鸿飞急,林疏燕恨深。
直钭归往地,都作杀胡林。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羽檄飞传的连续时间和边塞上战争的痕迹随岁月更替而发生变化,展现了作者对战乱的深切感受。诗中提到的“衿忧”指的是心头的忧虑,显示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他用“捉弄衿忧见肘”来形容自己的忧虑被现实情况所验证,而“补肉忍剜心”则表达了为了国家的安宁,作者愿意付出艰辛和牺牲。

诗中的“天远鸿飞急,林疏燕恨深”描绘了边塞战事的紧迫感和残酷现实。天空中孤零雁飞,暗示了国家边塞的遥远,而疏离的林木和燕子的悲鸣则传递了对战争带来的深深痛苦的思考。

最后两句“直钭归往地,都作杀胡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期望和呼唤。直钭是古代指挥官的军旗,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和平息。作者希望这面军旗能回到故土,边塞上的战火能熄灭,和平重归。而“都作杀胡林”中的“都”指的是京城,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力量都将集中在消灭边塞的敌人上,彰显了作者对国家的坚定决心和骄傲自豪。

这首诗词以边塞战乱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对国家安危的担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富有感情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荡和对和平的追求。这首诗词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思考深度的佳作。

  • 《立春》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 《鄢陵界中》

    古县居人少,归轩喜气多。连天皆秫黍,盖水有莲荷。宿雨云容薄,微风日气和。征行不辞远,所得是吟哦。

  • 《白头吟》

    长丝弦声缓,短丝弦声急。长短苦不齐,抱取向郎泣。明明皓月,三五圆缺。念我所思,中道而别。噭噭云中雁,北风声烈烈。愿寄一行书,与郎相诀绝。泰山高嵬嵬,海水不见底。妾心终不移,研山枯海水。

  • 《赠许柏溪惟一》

    长风吹飞藿,蜻蛚吟野草。流光速代谢,兴怀令人老。游子中夜起,悠悠酣且歌。明月委清照,江湖秋涉多。岂无临淄鱼,亦有邯郸酒。怀古招王孙,登高重回首。

  • 《人寿》

    人寿百年三万日,有谁曾满百年来。腾腾任运聊堪乐,汩汩劳生尽可哀。富贵惟增身外累,酕醄当覆掌中杯。到头一等皆归死,未死须教笑口开。

  • 《书弋阳馆》

    忆昨东京拜相时,武夫前导争驱驰。上奏天子一人命,下率百寮罗纲维。泰阶赐膳侑金币,上食供进黄门贲。夜来胡尘犯边土,手握亿万兵擒虏。挥扬镣气横九秋,指挥猛将皆貔虎。八荒扫荡沙漠空,旋师奏凯明皇宫。英雄富贵皆长事,辞荣解绶归兴浓。白石如玉泉如酥,河清海晏乐耕锄。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