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景仁》

平池旋涨西山雨,密竹频惊北户风。
垂箔屡销檀炷紫,出门时看杏梢红。
酒成岂见甘而壤,花在须知色即空。
只怪雕章今日至,不知清醉昨宵同。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和景仁》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静的池水上涨,西山的雨密密地落下,
竹林频频被北风惊扰。
垂下的绣帷屡次被檀炷燃尽,
出门时看见杏树梢头已染红。
酒已酿成,不是为了品尝其甘美,
花已开放,领悟到其中色彩的虚无。
只是心中感叹雕章的鲜艳今日才到来,
不知道昨晚的欢畅醉意是否同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对平池、竹林、绣帷、杏树等一系列元素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的平池和西山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和生机。平池旋涨,形容池水平静而又涨起,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西山雨密密地落下,使人感受到雨水的连绵和绵细。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诗中的竹林和北户风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和变化。竹林频频被北风惊扰,描绘了风势的劲急和竹叶的摇摆,给人以生气勃勃的感觉。竹与风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诗中的绣帷、檀炷和杏梢红的描写,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对短暂生命的思考。绣帷屡次被檀炷燃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出门时看见杏树梢头已染红,表明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替。这些描写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变幻无常,使人对生命的珍贵和无常产生思考。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人生和欢乐的思考。雕章今日至,指的是鲜艳的雕纹今天才到来,暗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清醉昨宵同,指的是昨晚的醉意和快乐是否与今天一样,暗示了对过往欢乐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变幻,又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诗人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美好的追求,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拜严方范祠》

    东都重风节,先生实启之。有士盖如此,不拯家国危。乃知大厦倾,未易一木支。我读党锢传,涕流每交颐。往来桐江船,必拜严子祠。俯诵宛陵句,仰观文正碑。禹稷与颜回,千载同其师。数公固天人,可望不可追。但愿如玄英,隐居名能诗。

  • 《寄谢晏尚书二绝》

    烂漫残芳不可收,归来惆怅失春游。绿阴深处闻啼鸟,犹得追闲果下骝。

  • 《鹧鸪天》

    欲上南湖采舫嬉。还思北渚与岚漪。圆荷盖水垂杨暗,鸂鶒鸳鸯总下时。持此意,遣谁知。清波还照鬓间丝。西楼重唱池塘好,应有红妆敛翠眉。

  • 《送巩汉卿同年赴五原理掾》

    再赴天官调,仍还多士乡。华阴馀雾散,光禄故垣长。春柳侵湖绿,秋云际幕黄。片言民讼息,编美冠州堂。

  • 《江村》

    江村一雨喜尘清,隐隐雷车意未平。莽苍郊原来暮色,飕飀林壑起秋声。书希简古终难近,诗慕雄浑苦未成。白首愈悲知我少,从今一技不须名。

  • 《次韵文潜》

    武昌赤壁吊周郎,寒溪西山寻漫浪。忽闻天上故人来,呼船凌江不待饷。我瞻高明少吐气,君亦欢喜失微恙。年来鬼崇覆三豪,词林根柢颇摇荡。天生大材竟何用,只与千古拜图像。张侯文章殊不病,历险心胆原自壮。汀洲源雁未安集,风雪牖户当塞向。有人出手办兹事,正可隐几穷诸妄。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