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凋县积忧虞,幸脱拘囚气始苏。
已愧渊明辞五斗,尚睎聱叟住三吾。
潜心道义须加进,垂世功名莫浪图。
前日趋荣今敛退,看人高步上天衢。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黄子山韵二首》是王炎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三年来在荒凉县城,忧愁和烦恼不断困扰着我。幸而能够摆脱束缚,重新恢复了生气。
我深感自己不如古代的渊明先生,他能以五斗米粮食为生,而我仍然依赖着老人们的教诲。
我要专心研究道义,不断进取;不要轻视世俗的功名,不要追求虚浮的荣华。
前几天还在追逐名利,如今我却收敛了退避,看着别人在高高的街道上行走。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王炎对自己过去三年的困境和苦闷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摆脱束缚、重新振作的庆幸之情。他自谦地承认自己不如古代的贤人渊明,但仍然希望能够专心追求道义,并警示自己不要沉迷于功名和虚荣。最后,他观察着别人在世俗的舞台上追逐成功,而自己却选择了退避,这种观察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在三年的时间里所经历的困扰和沉重,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重获自由和重新振作的喜悦之情。通过对古代贤人渊明的自谦,作者彰显了对于道义的追求和对于功名虚荣的淡泊态度。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世俗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于尘世的心态。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沉郁而深远的感觉。
池光开净镜,山影展修眉。石冷映碧色,烟轻生翠漪。乞湖思贺监,观水咏宣尼。照坐心神莹,徜徉殊复奇。
侍史新从天下归,相逢忻喜著春衣。萱芽刺土占芳节,兰醑倾觞乱夕晖。兄弟几人华萼聚,岁时经眼羽翰飞。东风处处吹嘘到,从此乡园笋蕨肥。
幽思耿耿堂,芸香风度。客至忘言孰宾主。一篇雅唱,似与朱弦细语。恍疑南涧坐、挥谈尘。霁月光风,竹君梅侣。中有新亭泪如雨。力扶王略,志在中原一举。丈夫心事了、惊千古。
客游无日暂开颜,姑孰溪边偶得闲。风景直疑图画出,古今都似梦魂间。恒温罪逆休重问,谢传英灵已不远。深美谪仙遗世务,酒般椎鼓浪如山。
病起残骸不自支,旋烹藜粥解饥羸。一编蠹简青灯下,恰似吴僧夜讲时。
崇台穷石照,气味乐偷间。南陆朱明驭,西阑白雪山。茶瓯回舌本,尘尾落谈间。欲缀风烟句,弥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