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卉前头第一芳,低临粉水浸寒光。
卷帘初认云犹冻,逆鼻浑疑雪亦香。
鼎实自应终有待,天真不假更匀妆。
江南望断无来使,且伴诗翁入醉乡。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和和叟梅花》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种花卉中最美妙,低垂在粉色水中闪烁寒光。卷帘初升,看见云朵仿佛还冻结着,闻起来却像飘雪的芬芳。花朵的完美展现需要时间,这是天然的,不需要刻意修饰。眺望江南,远方没有传信的人来,只好陪伴诗人入醉乡。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梅花为主题,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冷艳和坚强的品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梅花与寒冷的环境相映衬,突出了梅花独特的美和个性。诗中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探讨了人生的等待与坚持,以及真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示了梅花的独特之美。梅花在百花之中独树一帜,它的美丽不同于其他花朵的艳丽,而是在清寒的环境中散发出别样的光彩。诗人用“低临粉水浸寒光”来形容梅花低垂在水中,展现了梅花清雅、高洁的特质。
诗中还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卷帘初升,云朵仿佛还冻结着,这一景象与梅花的傲雪傲寒相呼应。诗人将梅花的香气与飘雪的芬芳相比,巧妙地运用了对触觉和嗅觉的描写,使读者能够在心灵上感受到梅花的美和香。
诗末的“江南望断无来使,且伴诗翁入醉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远方的思念和寂寞之情。诗人没有选择悲伤和消极,而是选择陪伴诗人入醉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以梅花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这首诗词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梅花的高洁美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使人在阅读中沉醉其中,领略到梅花的独特魅力。
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君王翌日宴长春,霖雨迷漫泞土尘。特令满宫来魇止,一时悬挂扫晴人。
柳岸兰桡片席飞,秋风泽国季鹰归。幕中莲渚红衣脱,江外蒪羹紫线肥。十部须知從事贵,双鱼莫遣尺书稀。西陵正接家山路,试为因人问钓矶。
薄宦何堪远,兄今奉板舆。猫头供美笋,玉板荐嘉鱼。川陆徐行李,暄寒慎起居。会因回雁足,时一问何如。
近日侯门不重才,莫将文艺拟为媒。相逢若要如胶漆,不是红妆即拨灰。
忆师眠复起,永夜思迢迢。月下门方掩,林中寺更遥。钟声空下界,池色在清宵。终拟修禅观,窗间卷欲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