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复见,俗学尚穿凿。
时花亦可观,潢潦终易涸。
暮年识吾子,志与流辈各。
入道穷根源,高情转寥廓。
诗章富波澜,议论生锋锷。
胡为困穷途,计拙客古雒。
出门春草芳,西风渐摇落。
我时喜过从,妙语资发药。
人情变炎凉,白首忽难托。
怅望鹤鸣云,羁怀每作恶。
告别何依依,交游义不薄。
行矣觐亲闱,菽水端可乐。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何耕道还邛南赠诗为别》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交友情谊和心境转变的感慨。
郭印在诗中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怀念,认为现代人过于追求俗学,缺乏对古人智慧的理解和传承。他指出时光流转,如同水中的花朵,虽然美丽,却终究会凋谢。暮年之际,他认识到与他志趣相投的人已经不多,自己的追求与时代的潮流有所不同。
郭印深入思考人生的根源和高尚情感的追求。他认识到诗歌的魅力,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探索,引发犀利的议论和观点。然而,他也自省自己的困穷和无法逃脱的处境,将自己比作古代的客人,被困在古老的雒城中。
诗人描绘了出门的景象,春天的草地芬芳,西风渐渐吹散了树叶。他对旅途中的喜悦感到满足,因为他能够与同道中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智慧。然而,他也感到人情的变化和世事的冷漠,白发之下,难以寄托对世界的理解和期望。
在怀念过往的同时,郭印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我境界的追求。他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自己的心境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他告别离别之情依依不舍,但他相信真正的交友情谊是无法被时间和距离所割舍的。
最后,郭印提到了觐见亲人的行程,他以菽水(古代成都的一条河流)的清澈为喻,表达了对家庭团聚和欢乐的期待。
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转、人情冷暖和心境转变的描绘,展示了郭印对古人智慧的怀念、对交友情谊的珍视以及对自我境界的追求,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不独山中有,还从湖上偏。全将雪嶂影,倒尽玉湖天。花落鸥群乱,香浮雨气鲜。山僧开阁坐,相对一萧然。
相公乃天盖,人文佐生成。立程正颓靡,绎思何纵横。春杼弄缃绮,阳林敷玉英。飘然飞动姿,邈矣高简情。后辈惊失步,前修敢争衡。始欣耳目远,再使机虑清。体正力已全,理精识何妙。昔年歌阳春,徒推郢中调。今朝听鸾凤,岂独羡门啸。帝命镇雄州,待济寄上流。才兼荆衡秀,气助
江上梅花铁石心,江南肠断越人吟。南垣阁老多情甚,才见梅花便抱琴。
东吴有灵草,生彼剡溪傍。既乱莓苔色,仍连菡萏香。掇之称远士,持以奉明王。北阙颜弥驻,南山寿更长。金膏徒骋妙,石髓莫矜良。倘使沾涓滴,还游不死方。
小聚依江近,支流入浦分。荒寒孤店雨,零乱野祠云。薄饷炊畲粟,珍烹采涧芹。年来去健羡,摩腹自欣欣。
茅瞻竹阁枕回溪,柳外平桥拍水低。在藻白鱼知鹭下,穿林黄雀觉蝉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