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金老火苦相鏖,千里骎骎地不毛。
忽遂所祈欣欲舞,举蒙其利润於膏。
昭苏田畯禾千顷,饱满舟人水一篙。
我老发挥无好句,须拈健笔付诗豪。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傅山父喜雨韵二首》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柔金老火苦相鏖,
千里骎骎地不毛。
忽遂所祈欣欲舞,
举蒙其利润於膏。
昭苏田畯禾千顷,
饱满舟人水一篙。
我老发挥无好句,
须拈健笔付诗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旱情严重的景象。金黄的田地干枯,老旧的柴火也燃烧得艰难,一片荒凉的景象。然而当终于下起盼望已久的雨时,诗人欣喜若狂,他感受到了雨水给大地带来的滋润和利益。在雨水滋润下,昭苏的田地长满了禾苗,船夫们也可以顺利行舟。然而,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已经年老,无法写出与这美景相称的诗句,只能期待有才华的诗人能够拿起笔来,写下这美好景象的赞美之词。
赏析:
这首诗以凄凉的景象开篇,通过描绘金黄的田地和老火的困境,展现了干旱带来的荒凉和困苦。然而,当雨水终于降临时,诗人的情感也随之转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感受到了雨水给大地带来的蓬勃生机和利益,通过描写昭苏的丰收和船夫的顺利行船,进一步强调了雨水的重要性和带来的好处。最后,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已经年老,无法用好的词句来表达这美好景象,希望有才华的诗人能够写下赞美之词。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干旱与雨水的对比,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对他人才华的赞美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给人以思考和感悟。
迺翁飞旐过前村,一妇随车一在门。何处人家有三柩,髑髅山下合销魂。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义激中心不再思,宦途从此抱瑕疵。谁怜君子笃亲意,况是明王孝治时。靖节田园应久发,尚平婚嫁岂宜迟。一官尘土休回顾,海上群鸥旧有期。
渺渺茫茫远愈微,乘风日夜趁东归。半醒半困模糊处,一似醉中骑马飞。
拟结三间剩种梅,要令绕屋积琼瑰。与公酥酪元同味,投老时须共一杯。
细雨将春上晓枝,东风吹绿到涟漪。长沟绕槛多佳处,小迳穿花无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