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池上舞晴晖,一别人家未肯归。
千载却随湘女泣,风前时学凤凰飞。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和范石源咏双莲三首》是宋代袁说友所写的一首诗词。诗词以描绘天泉池上的舞莲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诗词中的“天泉池上舞晴晖”描绘了莲花在明媚的阳光下舞动的景象。这一描写使人感受到莲花的美丽和光彩,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的宏伟和生机。
诗词的第二句“一别人家未肯归”表达了诗人离别他人家园的情感。这句话中的“一别”传达了一种无法割舍的离情,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之情令人感到深深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千载却随湘女泣,风前时学凤凰飞”表达了诗人对湘女泣泪的悲愤之情和对凤凰飞翔的向往。湘女是指楚国的妇女,诗人通过湘女泣泪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的无情流逝和岁月的变迁的感慨。而“风前时学凤凰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追求卓越和超越的渴望,希望能够像凤凰一样在风中翱翔。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描绘莲花的美丽景象和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与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湘女泣和凤凰飞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个人成长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感悟和审美情趣。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能感受到离别和追求的情感共鸣。
南山老禅翁,白净如水月。我初获亲近,解此痴脑结。十年归故里,父老半存灭。逢师百如旧,才若旦夜别。故知静能久,岂有火中铁。致身烦热外,与世作冰雪。穷秋长安巷,客子送书札。龙蛙不同趣,掬海救其渴。平生笑谋食,中路愿颇夺。犹如伏辕鹿,野性终跳{左足右勃去力}。触涂
午窗破梦角巾斜,自涤铜铛煮茗芽。满院绿苔春色静,冥冥细雨落桐花。
老大思閒适,山林喜晦藏。一廛虽异县,三径得崇冈。地僻烟云润,年丰黍稷香。心期得多矣,襟袖更新凉。
院字沈沈雨四垂,博山香断末多时。驱除春事风姨怨,贴水新荷又满池。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溪石胶船秋濑微,南山巉空势峨巍。风露气严花草腓,天色漻漻初雁飞。君子往守东南圻,旟旟彩错如翔翚。象茜照地荣笏衣,先后隶从何颀颀。初君治县参德威,吾人涵濡乐以肥。念今夺去失所依,出者遮行居者希。我思群公坐天围,心与星斗争光辉。荐贤绌否言无违,迅若发石乘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