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螿渐觉近房栊。
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
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尊中。
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和范待制秋兴》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策策桐飘已半空,
啼螿渐觉近房栊。
一生不作牛衣泣,
万事从渠马耳风。
名姓已甘黄纸外,
光阴全付绿尊中。
门前剥啄谁相觅,
贺我今年号放翁。
中文译文:
桐叶纷纷飘落已经半空,
螳螂在叫,渐渐觉得离房栊更近。
一生从未做过牛衣而悲叹,
万事都听从他人的马耳之风。
名誉和姓氏已经不在乎黄纸之外,
光阴全部都交给了绿色的酒杯中。
门前的鸟儿剥啄着寻找谁,
庆贺我今年自号放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境遇的思考。诗中的桐叶飘落和螳螂叫声,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暗喻着岁月的流逝。陆游用“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来表达自己不愿意随波逐流,不愿意听从他人的风言风语,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诗中的“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尊中”表达了陆游对名利的淡漠态度。他认为名誉和姓氏已经不再重要,而是将自己的光阴全部交给了绿色的酒杯,意味着他更注重享受人生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两句“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表达了陆游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庆贺。他觉得自己不再受世俗的束缚,不再被名利所困扰,而是自由自在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自号为“放翁”。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陆游对自由、追求真我和摆脱世俗束缚的向往,展现了他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藓侵隋画暗,茶助越瓯深。巢鹤和钟唳,诗僧倚锡吟。烟莎后池水,前迹杳难寻。
小亭挈榼共登临,濯锦城高隔暝阴。元有乾坤堪著眼,却因身世苦惊心。碧山已尽天犹阔,黄叶欲残秋更深。已把安危属王谢,酒阑不必泪沾襟。
开乾枢,转地轴,喜气郁葱充阎闾。一点文星隐天阙,女郎捧得掌中珠。破晓儿童忙报道,以璋作麞大笔书。才过五日便呱泣,古称英物竟不虚。山灵锺秀产英杰,冰肌玉骨色清癯。孔释果然亲抱送,天上麒麟汗血驹。于公积德加厚地,衮衮公侯尽有余。从今生一必生二,续作杜陵歌二雏。
拨开空翠上危颠,路绕羊肠石齿尖。到顶方知天下小,攀高似取世人嫌。碧连蓬岛云千叠,冷照东溟镜一奁。归去松窗伴禅老,此山佳致话无厌。
病床展转忽经旬,耿耿深宵百苦身。去世来生谈总妄,哀多乐少历曾亲。弥天莫补作心债,近死空书发愿文。坠露无声如泪滴,清和夜宇胜秋旻。
几人曾识离骚面,说与兰花枉自开。却是樵夫生鼻孔,担头带得入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