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躯閒昼掩扉,坐看斜日上书帷。
不妨挟册从吾好,亦学吹竽笑昨痴。
鬓发星星行且老,胸襟碌碌苦亡奇。
与君正欲论心事,又恐分携各一涯。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董伯玉韵》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野性躯閒昼掩扉,
坐看斜日上书帷。
不妨挟册从吾好,
亦学吹竽笑昨痴。
鬓发星星行且老,
胸襟碌碌苦亡奇。
与君正欲论心事,
又恐分携各一涯。
译文:
我隐居在田园之中,白天闭上房门,
坐在屋内观看斜阳透过帷幕。
不妨手持书册陪伴我,
也学着吹竽乐曲,笑昨日的愚昧。
我的鬓发已布满白星,
步履渐行且逐渐老去,
内心的憧憬与痛苦难以言表。
我与你本想共同探讨心事,
却又担心我们的道路将分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隐居者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主人公选择远离尘嚣,隐藏于乡野之中,在静谧的环境中自得其乐。他闭上房门,静坐着,欣赏着斜阳透过帷幕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诗人带着书册作为伴侣,体味着文字的魅力,也学着吹奏竽乐,以此表达自己对过去愚昧岁月的一种嘲笑和超越。这种学习与娱乐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暮年,鬓发已经斑白,步履已经渐行渐远。他感叹自己胸襟狭窄,无法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内心充满了苦涩和遗憾。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他人共同交谈的愿望,但又担心彼此的道路将会分离,无法再相聚。这种隐忧和无奈,增添了诗词的深情和凄美。
《和董伯玉韵》通过描绘隐居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
低枝垂蕊逗疏阴,不学髯龙干百寻。此去江南知几驿,只今谁动故人心。
古径约城斜,锄荒可过车。直穿深筱去,不比绕村赊。伐树侵篱脚,裨塍掘涧沙。欲为兰若处,松柏属吾家。
小池春破玉玲珑,声触帘钩渐好风。閒绕栏干掐花树,春痕已著半梢红。
山色两间供步障,松阴半亩当邮亭。
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亲酒盏疏。
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