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倾盖两绸缪,十载重来鬓已秋。
往事侵寻如昨日,故人牢落半沧洲。
流离道路生涯拙,芜没田园岁计休。
久要尚怜君子在,为言鸡黍亦迟留。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和酬施和叟宣德》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阴倾盖两绸缪,
十载重来鬓已秋。
往事侵寻如昨日,
故人牢落半沧洲。
流离道路生涯拙,
芜没田园岁计休。
久要尚怜君子在,
为言鸡黍亦迟留。
诗意:
这首诗以山阴作为背景,表达了陈师道对施和叟宣德的回应和思念之情。诗人重返山阴,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花白,十年过去了,时光已经如秋天的鬓发一样。往事涌上心头,仿佛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故友施和叟已经离世,留下的只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点痕迹。诗人的生活漂泊不定,道路坎坷,没有田园可归,岁月也没有给他留下什么成就。但是,诗人心中一直怀念着施和叟这样的君子,即使只是简单的鸡黍,诗人也愿意延迟离去。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施和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身的困境和追求。诗人通过山阴的景物,将自己的心境和往事描绘出来。山阴倾盖,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变迁,而诗人的鬓发已经如秋天的枯黄。往事侵寻如昨日,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故人已经离去,只剩下一丝牢落的伤感。诗人的生活漂泊不定,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田园岁计也成了泡影,但他仍然怀念着那些高尚的人,愿意为了他们停留下来,哪怕只是为了简单的鸡黍。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佛法方当恶剧时,偃溪笑裹袖钳锤。不教管领千云衲,打彻头关更问谁。
早知皆是自拘囚,年少因何有旅愁。自是不归归便得,陆乘肩舆水乘舟。
乔木岂能忘故国,结茅聊复纪新亭。此君玉立傍无友,犹有幽禽静可听。
幸际清时息五兵,舌顽无处说纵横。蚁封一梦难分别,蜗角千年强斗争。丹壁邮亭新蜀道,白楼烽戍古邾城。自知夜半徒兴舞,移远寒鸡不使鸣。
梁家天子抱琵琶,泪洒华林御苑花。今日闻韶无处所,雁烟蛩雨属他家。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叶向朝隮密,花含宿润开。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