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旌之位不足贵,万钟於我其何加。
谁如日欲无骨相,底用眼眩鸠盘茶。
哦诗清籁助萧爽,角壮余子空雄夸。
东洋北若不汝较,望叹自失无津涯。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和陈必强韵》是宋代廖行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三旌之位不足贵,
万钟於我其何加。
谁如日欲无骨相,
底用眼眩鸠盘茶。
哦诗清籁助萧爽,
角壮余子空雄夸。
东洋北若不汝较,
望叹自失无津涯。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感叹。作者认为担任高官显贵的职位并不能使人更加尊贵,而对于他来说,即使获得万钟黄金的财富,也无法增加什么价值。作者质疑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的人,是否真的没有人生的烦恼和困扰,他们是否也需要通过品茶这种轻松的方式来放松自己。诗中提到清脆的诗声和悠扬的音律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烦忧,而那些自诩强大的人,往往只是虚有其表而已。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迷茫,感叹自己迷失了自己,没有找到前进的方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官位、财富和人生境遇的反思,揭示了作者对时代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三旌之位和万钟黄金的质疑,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冷漠和怀疑。同时,诗中以太阳为比喻,展示了作者对那些被外界看作是光彩照人的人物的怀疑和质疑,暗示他们是否也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通过"眩鸠盘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逃避现实、寻求宁静的向往。最后两句以"角壮余子空雄夸"和"望叹自失无津涯"来表达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迷茫,呈现出一种壮志未酬、心灵困顿的情绪。
这首诗词虽然字数不多,但通过精炼的表达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增添了诗词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整首诗以简洁、深刻的语言,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并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视角。
尧德被四表,其本在身修。江河水稽天,发源乃涓流。人忍於搏虱,习熟且解牛。象箸与玉杯,漆器实其由。斯须失兢畏,恶名溢九州。始乎为善士,终可蹈轲丘。孰置汝太山?孰挤汝污沟?降福孰汝私?得祸孰汝雠?圣狂在一念,祸福皆自求。易箦汝所知,垂死勿惰偷。
南渡盛时,壬寅之秋,生此伟人。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自起丹山,晋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至夷狄,亦慕吾中国,司马声名。愿君为尧舜之君。举一世民皆尧舜民。羡当年三渐,直声已著,近来四蜀,先虑尤深。事验平凉,眷隆当宁,指日须还公秉钧。愿公寿
独倚危楼一望长,恼人情处是斜阳。神州更在斜阳外,纵使无情也断肠。
水向东流竟不回,红颜白发递相催。壮心暗逐高歌尽,往事空因半醉来。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西楼怅望芳菲节,处处斜阳草似苔。
祁山之西当太白,战士弯弓抱明月。散烧烟火夜宿兵,遥见狼头一星灭。明朝探骑前来报,为言敌死秦川道。牌使前呼大队回,鹅车砲坐埋青草。黄河口,清水头,不声呜呼咽河不流。军中遗言更惨酪,灵夏名王亦屠戮。中间被掠边丁苦,牧放牛羊食禾黍。牛羊得食人转饥。日想南朝拜降去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