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
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
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
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杭正月十七夜用韵》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杭州正月十七夜的情景和思考,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忧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歌词南北混乡音,
犹忆仙台万烛吟。
俗侈观优无不笑,
令严罚饮必须深。
未阑晓阙落梅曲,
已动春郊芳草心。
四十年前政如许,
白头凄怆忽斯今。
这首诗词的诗意蕴含丰富,下面是对其赏析:
这首诗词以杭州正月十七夜为背景,以歌词作为开头,表达了南北地方音乐的交融,展现了杭州丰富的文化氛围。作者提及了仙台的万烛吟,仙台是指宴会场所,万烛吟则暗示着热闹喜庆的景象。这一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当时的热闹气氛,也暗示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现实社会的一些问题。他提到了俗侈观优无不笑,意味着人们对于享乐和虚荣的追求,不择手段地追逐富贵和享受。令严罚饮必须深,暗示了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来限制人们的饮食和享受,可能是为了节俭和整顿社会风气。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未到天明时的夜晚景色。未阑晓阙落梅曲,这里的落梅曲指的是梅花飘落的声音和曲调,描绘了宁静而寂寥的夜晚。已动春郊芳草心,春郊的芳草心已经开始萌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新的希望和生机的期待。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社会状况的对比和思考。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作者回忆起四十年前的政治状况,似乎暗示着那个时期的政治环境更为理想和稳定。而现在的社会状态使得作者感到忧伤和沮丧,白头凄怆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和现实变迁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杭州正月十七夜的描写,以及对过去和现在社会状况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忧虑。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选择也增添了诗词的艺术美感,使读者得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昨发白鹭洲,今过白鹤溪。溪流几回转,只在晋陵西。月出女犹浣,云深猿自啼。茅峰虽咫尺,无计蹑丹梯。
景祚有开,符三婚昊。诞毓圣神,是崇位号。星拱天隋,祗严册宝。还御慈宁,增光舜道。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
蕊嫩花房无限好,东风一样春工。百年欢笑酒樽同。笙吹雏凤语,裙染石榴红。且向五云深处住,锦衾绣幌从容。如何即是出樊笼。蓬莱人少到,云雨事难穷。
神龙逝不返,永永沦赤山。九阴黯莫测,扬辉久矣难。靦瑜驰十贵,十贵谁不然。魏父床夜光,咄咄起忧患。楚王非贱货,和氏坐摧残。时议重瓴甋,焉用夸玙璠。怀壁已贾罪,况复滋琢刊。孚采乃憎命,明温以烦冤。传语后世人,宝器无为宣。
南村老人清且癯,闭户十年工著书。诸生解问扬雄字,使者空求颜阖庐。推窗山在夕阳野,扫径柳垂春水渠。卜邻若得从吾愿,日日抱琴无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