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户风将雨,通宵浪打头。
若为中夕听,复作别时愁。
宿雁鸣渔火,村舂急暗投。
不应田二顷,能使寸心休。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寒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陈师道。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冷的夜晚,闭着门户,风声吹得雨水滴落。整夜涛声不断,像是在敲打着人们的头顶。如果是在午夜时分倾听,更能引起别离的忧愁。夜晚宿雁呼啸,渔火闪烁,村舂匆忙地摇动。这一切景象并不适合耕种二顷田地,但却能使内心的烦忧得到一丝宁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冷夜晚。作者通过描写风雨声和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忧愁。闭户的门户和风雨的声音,加强了环境的封闭感和冷寂感。宿雁的呼啸和渔火的闪烁,为诗中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力。村舂匆忙地摇动,暗示了人们在艰难的环境下勤劳的努力。虽然外界的环境恶劣,但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传达了一种对生活困境的坚韧和乐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个冷寂而忧愁的夜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坚韧和乐观的态度。诗中的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意更加深远。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和感受为主线,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故人遗我酒,气味芳似清。置之屋壁间,兴至时一倾。银杯度一合,三釂已彻觥。既免戒沉湎,且无忧病酲。嵇阮愧令德,刘石无遐龄。荒狂有何乐,徒以酒自名。吾幸免困此,庶几尽平生。
家寄茅洞中,身游越城下。宁知许长史,不忆陈司马。
精神俊雅,更那堪、天与风流标格。罗绮丛中偏艳冶,偷处教人怜惜。目剪秋波,指纤春笋,新样冠儿直。高唐云雨,甚人有分消得。忔戏笑里含羞,回眸低盼,此意谁能识。密约幽欢空怅望,何日能谐端的。玳席歌余,兰堂香散,此际愁如织。人归空对,晚阴庭树横碧。
望金华真界,宝婺星垣,瑞符玄动。羽葆来游,有八鸾环拥。日在龙房,下弦平月,见崧岳生申。天上三奇,人间五福,一齐景宠。骞树七台,紫微金简,授箓延年,大椿腾颂。玉液称觞,引长生歌送。彩雾笼云,舞香花萼,降蕊珠仙众。太史多才,功成异日,鸣箫双凤。
天下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唤狂生。个身恰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数声。
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青冥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村村供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