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周遭断去帆,东风吹泪向天南。
龙蛇泽里清明五,燕雀笼中寒食三。
扑面风沙惊我在,满襟霜露痛谁堪。
何当归骨先人墓,千古不为丘首惭。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寒食》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苦海周遭断去帆,
东风吹泪向天南。
龙蛇泽里清明五,
燕雀笼中寒食三。
扑面风沙惊我在,
满襟霜露痛谁堪。
何当归骨先人墓,
千古不为丘首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寒食节时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世的反思。
赏析:
1. 诗人以苦海断帆、东风吹泪的形象描绘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感。苦海周遭断去帆,暗示了诗人在陌生的环境中无法回归故乡。
2. 诗中提到了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祭祖的日子。诗人通过寒食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 龙蛇泽里清明五,燕雀笼中寒食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清明时节,人们祭扫墓地,而诗人却身在异乡,无法亲自祭拜先人。
4. 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异乡,面对风沙的袭击,满襟霜露的痛苦,表达了对困境的无奈和痛心。
5. 诗人思考自己的归宿,希望能够归葬在先人的墓地,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己身世的反思。
6. 最后两句“千古不为丘首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追求和对名誉的追求,希望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这首诗词通过对寒食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世的反思。同时,诗人对困境的无奈和对名誉的追求也贯穿其中,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余。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寄言邦与家,所慎
凿石甃圜庵,结构因岩谷。危梁琢坚珉,湿楚裁寒玉。梵相终无坏,明灯自相续。掘断青山根,白云常在屋。
江州楼上月明中,从事同登眺远空。玉树忽薶千载后,有谁重此继清风。
叠采春风裹,含饴爱独深。卷卷行已训,历历读书箴。长忆违离语,难酬侍养心。微官稽执绋,东望泪盈襟。
谁结危亭古岸头,云容水熊入帘钩。数峰岚翠欲排闼,半夜溪声碍枕流。入坐烟霞终日秀,对床风雨一灯幽。那知戎马纷纭际,杖履相陪得胜游。
自古能全已不才,岂论骐骥与驽骀。放归自食情虽适,络首犹存亦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