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劚蒿莱三亩园,红云一片小桃源。
无端风雨连宵恶,检校残英有几存。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寒食上已杂吟八章》是宋代程公许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农夫在寒食节时的情景,并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感叹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意: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农夫在园中劳作的场景。寒食即清明节前一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诗中的农夫手中握着农具,劈割着蒿莱,工作的辛劳与汗水映衬出他勤劳的形象。而在他劳作的三亩园中,却出现了一片红云,给人以小桃源般的美好感受。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环境的不安。无端的风雨连绵不断,夜晚也没有得到宁静。这种恶劣的天气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困扰,也给了农夫额外的辛劳。检校残英,指的是在风雨中残存的花瓣。这里可以看作是对逆境下生命的坚韧和顽强的赞美。
赏析:
《寒食上已杂吟八章》以简短的篇幅展现了农夫的辛勤劳作和对自然环境的感叹。诗人通过描绘寒食节期间的园艺场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而宁静的环境中。红云与小桃源的形象给人以希望和美好的感受,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诗中的风雨连宵和检校残英的描写,传递出一种生命的脆弱和世事无常的思考。农夫的劳作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干扰和挑战,这种对抗逆境的精神在诗中得到体现。诗人以简练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坚韧和顽强的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夫劳作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同时,诗人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整首诗词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自言因病学休粮,本意非求不死方。徒有至人传道术,更无斋客到禅房。雨中林鸟归巢晚,霜后岩猿拾橡忙。争似吾师无一事,稳披云衲坐藤床。
睅目知谁瞋,皤腹空自胀。慎勿困蜈蚣,饥蛇不汝放。
晴山阴雪犹在,西下东风苦高。眼贪白鸟孤没,耳怕哀猿数号。
逶迤三径带重肖,心眼经营念厥初。问俗只须无事治,僝工适际有年书。雪融趁急栽花柳,春到随宜辦果蔬。最喜城隅便来往,不嫌左走费台舆。
炉香昼永龙烟白。风动金鸾额。画屏细展小山川。睡容初起枕痕圆。坠花钿。楼高不及烟霄半。望尽相思眼。艳阳刚爱挫愁天。故生芳草碧云连。怨王孙。
寻常无事信天缘,饶得憨痴满眼前。名利世间多用意,愚迷不肯学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