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气象雨余佳,厌尽风尘见草芽。
日薄风和近郊路,朱红粉白远林花。
堤开独去媻珊女,柳下相逢轻{左车右录}车。
丝鬓未催樽酒在,不须辛苦问年华。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寒食出郊》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在寒食节出游的情景。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人们会踏青郊游,祭祖扫墓。诗人以寒食节出游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欢乐的场景。
诗中的第一句描述了都门气象,雨水刚刚停歇,气候宜人,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他渴望远离尘嚣,寻找宁静与新生。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日暮时分,风和日丽,近处的郊野小路上,朱红色的花和粉白色的花朵在远处的林间绽放,景色美不胜收。
接着诗中出现了一个女子的形象,她穿过开放的堤岸,独自徜徉在郊野之中。她与诗人在柳树下相遇,两人轻轻地相互招呼或交谈,这里的“左车右录”表达了她们相遇时的轻松愉快。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思考。诗人的丝鬓尚未出现白发,他并不急于喝酒来消磨时光,也不需要辛苦地去问时间的流逝。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流转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以寒食节出游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人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时光的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时光的独特感悟。
君子何尝去小人,小人如草去还生。但令鼓舞心归化,不必区区务力争。
人家簇簇晓烟青,湖上船归渔市腥。细雨如丝山色暝,一杯浊酒慰飘零。
仙枝移傍小岩幽,答踏名推第一流。曾向清波沈寒碧,甘瓜五色但轻浮。
先相风流德业尊。又看天马五花文。飘飘青琐凝佳思,霭霭新诗似岭云。淮海秀,已平分。*璋未碍琢来勤。吴人元重中州气,绣被何尝擅鄂
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去知吾乡。大江之东渭之北,念吾故人何可忘。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扁舟漫浪归未得,京尘海裹安行藏。身名未立仰天笑,床头夜夜鸣干将。羡师物外无宠辱,庭前柏树常苍苍。吁嗟急羽飞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五云前坠满室光,报师之意无以将。
闲居是念随云散。琴帘底、却自平生心满。百二十年期,笑道今才半。一味齑盐清得瘦,婉娩似、梅花香晚。相伴。老霜松宁耐,溪山寒惯。探借十日前春,小杯盘、也做寿筵模范。绕膝舞斑衣,有酒从他劝。但任真来浑是处,梦不到、笙歌瑶燕。双健。任旁人播尽,风流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