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貌宁违俗,规行不竞时。
苦思头没膝,勤诵涕垂颐。
州县频劝驾,藩方尝挽眉。
飘零竟何益,风雨脊令枝。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韩圣问挽诗》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蜡貌宁违俗,
规行不竞时。
苦思头没膝,
勤诵涕垂颐。
州县频劝驾,
藩方尝挽眉。
飘零竟何益,
风雨脊令枝。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魏了翁对自身容貌平凡、言行规矩与时代潮流不合的思考和感慨。诗中展现了魏了翁内心的苦闷和自省,他冥思苦想,努力学习以至于忘记了吃饭和睡觉,他的脸上常常带着泪水。虽然州县官员频繁邀请他出仕,但他总是推辞不去。他在乡野生活中思考着自己的命运,感慨于飘零无依的境遇,认为风雨吹打使他的志向变得更加坚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纠结。魏了翁自称为“蜡貌”,意指自己平凡无奇的外貌,与时代的追求和俗世的崇尚相违背。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规矩,不随波逐流,不竞争时尚,这种态度与时代的浮躁和功利相悖。他在孤独中苦思冥想,沉浸在学习中,甚至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他的内心充满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理想的追求。
诗中描绘了州县官员频繁邀请他出仕的场景,这表明魏了翁具备才华和能力,但他总是推辞不去。他选择在乡野中过着清贫的生活,他觉得自己的命运与俗世的荣华富贵无关,他更关注内心的真实和精神的追求。他对于飘零的命运和风雨的打击并不气馁,反而让他的志向更加坚定,他的信念更加坚强。
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于形式与内涵、功利与理想的思考和追求。它展示了魏了翁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和坚守原则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困境的坦然和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
罗浮高哉四百四十有二峰,三峰最高拔起金芙蓉。耀真洞天锁溟蒙,鳌背咫尺蓬莱通。璿房瑶室深玲珑,霞袿霓袽纷丰茸。中有老仙扰白龙,藕花冠巾九节筇。招邀茅盈挟赤松,麾诃列缺鞭丰隆。天鸡未叫万籁空,夜半唤出扶桑红。下照万象方屯蒙,起踏斗柄呼东风。扶胥云气低葱茏,海若
天上腰枝说馆娃。眼中金翠有芳华。行去著意留歌扇,远柳无情隔钿车。周*画,洛阳花。一枝浓艳落谁家。春寒恨杀如年夜,庭树阴阴欲暮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赤立仍苦饥。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一本无此二句)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夫君爱民如爱己,不爱公卿爱刺史。得州如斗喜不禁,拍手催儿治行李。朝家急贤不惜官,日日中书有除旨。周南留滞太史叹,目断子公书一纸。夫君却不薄淮阳,此见宁输三十里。庖丁虽欲善刀去,无奈世间多巨髀。晋陵繁夥视三辅,历遍屏风无可使。未央对罢天一笑,今日无忧惠山水。
有冽彼泉,弦歌之东。所谓伊人,宛在其中。我心既得,皇恤我躬。匪一死之,义之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