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虚陈榻,林间召楚材。
山川祈雨毕,云物喜晴开。
抗礼尊缝掖,临流揖渡杯。
徒攀朱仲李,谁荐和羹梅。
翰墨缘情制,高深以意裁。
沧洲趣不远,何必问蓬莱。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的中文译文:
韩大使在东斋会见岳上人和其他学士
郡守将虚陈榻,林间邀请楚材。山川祈雨已结束,云物欣然晴开。恭敬地恭候官员,临着溪水敬饮。只是崇拜朱仲李,谁能荐美食的梅子。文章以情感为根据,高深的意境应用得当。蓬莱虽然不远离这里,何必还要询问。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韩大使的一首诗,表达了将虚心聆听并待宾接待的意图。诗的开头,郡守将榻子虚陈,表示诚挚欢迎;林间邀请楚材,意思是招待有才华的人。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川祈雨已经停止,云物欣然晴开的景象,表示这里已经十分繁荣。接着,诗人又表示自己恭敬地等待官员,临水敬饮。最后,诗人提到崇拜朱仲李,表示欢迎推荐美食的梅子。整首诗意境高深,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待客人的虚心和谦逊。最后一句“沧洲趣不远,何必问蓬莱”则表明诗人认为自己的地方已经很美了,无需追寻其他诗意隽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