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复一阳,苍茫飓风发。
怒号兼昼夜,山海为颠蹶。
云何大块噫,乃尔不可遏。
黎明众窍虚,白日丽空阔。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海康书事十首》
一雨复一阳,苍茫飓风发。
怒号兼昼夜,山海为颠蹶。
云何大块噫,乃尔不可遏。
黎明众窍虚,白日丽空阔。
中文译文:
一场雨过又一轮阳光,苍茫中飓风迸发。
愤怒的咆哮持续昼夜,山海剧烈动荡。
云朵如何巨大而重,你却不能阻挡。
黎明时分万物虚无,白日照耀空旷无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创作的《海康书事十首》中的一首。整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壮阔景象和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开头,表达了雨过天晴的情景,一场雨过后,又见到了阳光的照耀,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和循环。接着,描述了苍茫中飓风的发生,飓风的愤怒咆哮不分昼夜,山海间因此动荡不安,显示出自然力量的威力和不可抗拒性。
诗中的“云何大块噫”表达了云朵的巨大和压抑感,同时又透露出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无能为力之感。诗的结尾,以黎明时分和白日的形象,描绘了万物的虚无和空旷的景象,以及人们对于宇宙的浩瀚和广阔的感叹。
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无奈之情。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和强大,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无力和脆弱。整首诗情绪激昂,气势磅礴,给人以震撼和思考。
物养有得失,瘠地江河隈。亭槛但小草,山林自奇材。我有八极兴,聊堪一席开。长啸本造适,悲风为谁来。
华发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
隐居那用名,名没隐方成。交绝身常定,心安病不生。山肴珍白蕈,野饭美青精。回视人间世,何如戏一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洛阳城东伊水西,千花万竹使人迷。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日暮待君君不见,长风吹雨过青谿.
轻微菅蒯将何用,容足偷安事颇同。日入信陵宾馆静,赠君闲步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