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身外只图书,独与吴江分不疏。
归去他年当辟谷,嬾随波浪觅鲈鱼。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过吴淞江》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参军身外只图书,
独与吴江分不疏。
归去他年当辟谷,
嬾随波浪觅鲈鱼。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毛滂的心境和志向。他参军出征,身世在外,但他内心追求的并不是功名利禄,而是追求知识和学问。他与吴淞江相伴,没有任何隔阂。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能够隐居田园,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他并不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希望随波逐流,悠然自得地寻找自己的滋养和欢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毛滂内心的追求和理想。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参军的身世和对吴淞江的亲近,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超越了一切物质和功名的价值。他将自己的归宿寄托在了归隐田园生活中,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诗中的“辟谷”一词指的是隐居田园,过简朴的生活,追求心灵的安宁和自由。诗人用“嬾随波浪觅鲈鱼”形象地表达了他希望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寻找滋养和欢乐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和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冷漠态度。这种追求自由和宁静的情感在宋代的文人中并不罕见,也是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人生意义的一种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余地。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览 通:揽;明月 一作: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 消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海岛和涛望。一十二三年。山僧带雪期。
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难成暮雨,更朝云散。凉劲残叶乱。新月照、澄波浅。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强来就枕,灯残漏水,合相思眼。分明梦见如花面。依前是、旧庭院。新月照,罗幕挂,珠帘卷。渐向晓,脉然睡觉如天远。
和靖墓荒吟骨冷,孤山新庙尚危栏。便当纯用梅花祭,一洗蕉黄与荔丹。
客怀元自恶,非是为秋悲。一别又三载,百年能几时。音书无雁时。音书无雁寄,心事有鸥知。遥想菊坡菊,西风香满篱。
客里无人共一杯,故园桃李为谁开?春潮不管天涯恨,更卷西兴暮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