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魏文贞公宅(一作题魏文贞)》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诗词《过魏文贞公宅(一作题魏文贞)》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经过魏文贞公的宅院,蟪蛄安然度过雪霜的时节,贤哲们很难启发尘俗之士。可怜的是,在贞观太平之后,天命却没有给予封德彝殊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牧在经过魏文贞公的宅院时的感受。诗人提到蟪蛄,是因为蟪蛄虽然生活在严寒的冬季,却能安然度过。此处蟪蛄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高尚的文化修养。而雪霜则象征着世俗之士所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贞观太平时期的遗憾和不满。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这个时期被视为唐朝历史上辉煌的时刻。杜牧认为尽管这个时期是太平盛世,但天命却没有给予足够的荣誉和赞赏。封德彝是一种象征荣誉和特殊待遇的礼器,诗中表达了杜牧对于贞观时期没有被赏识的遗憾。

整首诗给人一种深思熟虑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于文化和人才尊重的诉求。他认为高尚的人才难以被世俗理解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个人荣誉和赞赏的追求。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文化人的冷漠和不重视,同时也代表了杜牧对于人才尊重和品德教育的呼吁。

  • 《满江红(饯京仲远赴湖北漕)》

    雨沐风梳,正梅柳、弄香逞色。谁忍听、送君南浦,阳关三叠。玉节前驱光照路,金杯争劝愁生席。泛锦樯、西去若登仙,乘槎客。春有意,寒无力。和风满,洪波息。笑庐峰湓浦,旧游陈迹。昔日蜚声台柏劲,他年坐对堂槐密。想轺车、不待政成时,追锋急。

  • 《泛溪船至巴东》

    溪船莫嫌迮,船迮始相宜。两桨行何驶,重滩过不知。荒村寇相县,破屋屈平祠。不耐新愁得,啼猿挂冷枝。

  • 《雨霁登北岸寄友人》

    稻黄扑扑黍油油,野树连山涧自流。忆得年时冯翊部,谢郎相引上楼头。

  • 《夜行次东关(一作行次潼关驿)逢魏扶东归》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 《又次韵二首》

    几日春寒似禁烟,杜门浑欲任流年。得钱相觅非难办,载酒来过定孰先。无奈梅边虚胜践,遥怜柳外涨晴川。佳时纵意须从事,莫笑幽人也化缘。

  • 《李待诏虎溪三笑图》

    偶然行过溪桥,正自不值一笑。三人必有我师,不笑不足为道。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