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郭尉惠古镜》

凛如秋月照虚空,遇水留形处处同。
一瞬自成千亿月,精神依旧满胸中。
〈俗言:“以镜予人,损己精神。
”故解之云。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郭尉惠古镜》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凛如秋月照虚空,
遇水留形处处同。
一瞬自成千亿月,
精神依旧满胸中。
〈俗言:“以镜予人,损己精神。”故解之云。〉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古镜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恒久不变的精神境界。诗人以秋月照耀虚空的形象来形容古镜的明亮和冷峻。古镜遇到水时,会在水中留下自己的形象,这里用来暗示古镜的光芒在不同的地方都是一样的,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而古镜的形象也被诗人比作千亿个月亮,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古镜的光芒和精神的永恒。

赏析:
《郭尉惠古镜》以古镜作为意象,通过对古镜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精神的坚定和恒定不变的品质。诗中的凛如秋月照虚空一句,形容了古镜的明亮和冷峻,给人以凛然之感。古镜遇水留形处处同,表明它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保持自身的特性,不受外界的影响,展现了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态度。诗人用一瞬自成千亿月来形容古镜的光芒,强调了其光辉璀璨、永恒不变。最后一句精神依旧满胸中,表达了诗人对古镜所象征的精神境界的赞叹和崇敬。

诗词中的注解:“以镜予人,损己精神”,是俗语,意为把镜子给别人看,会削弱自己的精神。这里是对诗词的解释,说明了古镜所象征的精神境界是不会因为与他人分享而减损的。

总之,《郭尉惠古镜》以古镜为载体,通过描绘古镜的形象和比喻,抒发了对精神境界的赞美和追求,并表达了一种坚定、独立、恒定不变的精神态度。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表达,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答裴如晦》

    怀我歌我辞,乃知行子倦。音虽彼妙发,想若此可见。歌竟夜灯青,野窗鸣湿霰。仿佛闻孤鸿,飞急应有羡。

  • 《又和胡应祥游石井韵》

    两年再踏铅山路,今日初尝石井泉。碧玉岩边论汤饼,全胜五鼎击肥鲜。

  • 《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

    万里西征一叶舟,谁怜天地此生浮。初征秋浦雁飞处,又泊江南相叶洲。贫困尽从归后见,雄豪半为病来休。十年心事闲搔首,荻雨芦风总是愁。

  • 《南堂杂兴》

    十里城南禾黍村,白头心事与谁论?惰偷已坠先人训,迂拙仍辜圣主恩。病退时时亲蠹简,兴来往往出柴门。斜阳倚杖君知否?收点鸡豚及未昏。

  • 《虞美人》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阑:栏)

  • 《得浙西郝判官书未及报闻燕王移镇京口…田书记消息》

    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淡水心情长若此,银钩踪迹更无如。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