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北溪声一路迎,
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
若过金陵莫寄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山水的感慨和思绪。诗中以溪水为线索,描述了旅途中行人所经过的山水景色。诗人听到了山北溪水悠扬的声音,它们像是在迎接行人的到来;而在离开时,行人又能听到山南溪水回荡的声音,仿佛是在送别行人。诗人知道这些溪水都会流向金陵(南京),但他告诫行人,即便经过金陵,也不要留下声音寄托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北溪水和山南溪水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山水景色和行人的离别之情。通过对溪水声音的描述,诗人将自然景物融入到诗词中,使诗意更加深远。诗人以溪水的流动象征着人们的行程,溪水的声音成为了行人旅途中的伴随和寄托。诗人通过诗词的表达,引发读者对旅途、离别和思念的共鸣。
诗词中的金陵(南京)是一个重要的地点,它象征着行人旅途的终点或者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诗人告诫行人即使经过金陵,也不要留下声音,暗示着旅途中的离别是无法避免的,行人应该坚定向前,不要被过往所困扰。
整首诗词简洁明了,以简单的词句表达了复杂的情感,通过对山水和声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旅途之情和对行人的劝告。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又表达了人们在旅途中的心情和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别重相遇。恬如一梦须臾。尊前今日欢娱事,放盏旋成虚。莫惜斗量珠玉,随他雪白髭须。人间长久身难得,斗在不如吾。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斅鸣鸡。
卧对郗人气已真,晚依丘壑更无伦。不须复预清言侣,自是江东第一人。
邢公分剖,举恩情、割断灵光照。内莲生,真可要。姹婴娇,和会通玄妙。忧愁乐道。气收来、结作成珍宝。玉牢藏,五彩耀。透昆仑,日月
暗里修持做。不合名张露。却使人人转敬钦,所以难停住。谨对扶风诉。结伴关西去。卓个庵儿累行功,同步烟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