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竺诸天近,中林万木低。
迥超尘世外,恍入雪山西。
忽漫参龙角,行将混鹿麋。
何年释簪绂,於此独幽栖。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过上天竺寺》是宋代诗人张栻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天竺寺的情景,表达了他超越尘世的心境和对幽静自然环境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上竺诸天近,
中林万木低。
迥超尘世外,
恍入雪山西。
忽漫参龙角,
行将混鹿麋。
何年释簪绂,
於此独幽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寺庙为背景,描绘了作者登上天竺寺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之情。
诗的前两句“上竺诸天近,中林万木低”,通过描述作者攀登天竺寺的过程,展示了寺庙高耸入云、靠近天空的景象,而周围的树木却在脚下渐渐变得矮小。这种视觉上的对比,突出了寺庙的高远和与尘世的隔离,暗示了作者超越尘世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迥超尘世外,恍入雪山西”,通过使用“迥超”和“恍入”这样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于来到寺庙的感受。他觉得自己超越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仿佛置身于西方神秘的雪山之中,感受到了宁静和神秘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忽漫参龙角,行将混鹿麋。何年释簪绂,於此独幽栖”,表达了作者对于寺庙中神秘气息的感知。其中的“参龙角”、“混鹿麋”等词语,描绘了寺庙中融合了神话和自然元素的景物,给人以神秘的感觉。最后两句中的“释簪绂”意指放下尘世的荣华富贵,来到这里独自隐居。这表明作者希望能够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以寺庙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寺庙中神秘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神秘感。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将作者的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给人以清新幽静的感觉,展现出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