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庐山下(并引)》

予过庐山下,云物腾涌,默有祷焉。
未午,众峰凛然,故作是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隮相应和,勇往争骖驔。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见西龛。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飙扫浑酣。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顾有移文惭。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过庐山下(并引)》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庐山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庐山下所见所感,并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予过庐山下,云物腾涌,默有祷焉。
我经过庐山之下,云雾翻腾,心中默默祈祷。

未午,众峰凛然,故作是诗。
午时未到,众山峰显得威严肃穆,因此写下这首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乌云密布欲遮蔽山峰,形势宛如飘动的南风。

群隮相应和,勇往争骖驔。
群山相互呼应,勇敢前行,争相展现自己的壮丽。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庐山之中美丽多姿,时而出现紫色和翠绿的岚气。

雁没失东岭,龙腾见西龛。
大雁消失在东岭之间,巨龙腾飞于西龛之上。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众人聚集在一起欢笑交谈,各种姿态立即变化。

暴雨破坱圠,清飙扫浑酣。
狂暴的雨水打破了坱圠(指庐山的一处景点),清风吹扫着酣畅淋漓的景象。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意犹未尽地归向何处?这个粗陋的世界怎能满足内心的追求?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威严挺拔的紫霄峰,幽静祥和的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五老峰上有几株松树覆盖着雪,双溪倾泻而下形成天潭。

虽云默祷应,顾有移文惭。
尽管我默默祈祷,但对于大自然的伟力,我只能感到自己微不足道。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庐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以其雄奇壮丽的山水景观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苏轼通过描绘云雾腾涌、山峰凛然、乌云欲霾等景象,展示了庐山的壮丽和独特之处。诗中的群山、雁、龙等形象都象征着庐山的雄伟和神秘。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追求的不满和对世俗欲望的厌倦,对于粗俗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庐山壮丽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作者以庐山的雄伟和神秘作为意象,通过描绘云雾腾涌、山峰凛然等景象,表达了对庐山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诗词的最后几句则展示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词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独特之处,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 《同曾景建金陵登览》

    兴废从谁问,云烟过眼空。吁嗟六朝事,想像半山翁。百景饶君咏,三杯许我同。登临无限意,多在夕阳中。

  • 《姑苏台(一作吴中怀古)》

    勾践饮胆日,吴酒正满杯。笙歌入海云,声自姑苏来。西施舞初罢,侍儿整金钗。众女不敢妒,自比泉下泥。越鼓声腾腾,吴天隔尘埃。难将甬东地,更学会稽栖。霸迹一朝尽,草中棠梨开。

  • 《句》

    初日光回天尚螟,暮潮声落地先秋。

  • 《致斋太一宫》

    汉帝祈年馆,威神法太微。赤章修祕祝,盘石拂仙衣。雉雊灵光发,鸾歌彩雾霏。霓旌飘夕吹,瑶草泛春晕。琼悄晨杯满,芝苗书茹肥。象样本犹一献,凫舄自双飞。天迥飚轮度,宵残素瑟希。回看葱郁处,佳气接彤闱。

  • 《矮斋杂咏二十首·送行》

    秋波春水照残霞,恨雨愁云亸髻鸦。飞上领襟随得去,妾身安得似杨花。

  • 《舟中二首》

    岁月侵人去若奔,雪消归水不留痕。诗情本自无多子,深谢江山稍见存。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