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临平二首》

临平放目渺无涯,莲荡苹汀不钉牌。
雪後轻船四捞漉,断芦残荻总成柴。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过临平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临平的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过临平二首

临平放眼望去,视野辽阔无边际,
莲花荡漾,苹果树丛中无人标示。
雪后轻船四处摇晃,捞起水中的漂浮物,
断裂的芦苇和残破的芦荻最终成为柴火。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绘临平的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诗中的临平是一个广阔的地方,视野无边际,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莲花在水面上荡漾,苹果树丛中没有人标示,暗示着这个地方宁静而自然,没有被人工痕迹所打扰。

诗中还描绘了雪后的轻船,船在水中摇晃,捞起水中的漂浮物。这里的轻船和漂浮物象征着生活的琐碎和不稳定,而雪后的景象则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断裂的芦苇和残破的芦荻最终成为柴火。这里的芦苇和芦荻代表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它们经历了风雪的洗礼,最终成为了柴火,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变化。

整首诗词通过对临平景色和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诗境和情感。

  • 《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三首》

    舴艋填芳渚,秋千闹粉墙。人争桃李节,吾忆藕花凉。

  • 《题严陵钓台》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 《熙宁蜡祭十三首》

    于穆明祀,莫如报功。灵之利泽,惠我无穷。齐以条志,币以过衷。抚宁四极,永锡登岂。

  • 《挽座主吴倅》

    菊翁去后菊园荒,寿不如花尽自香。进学解成谁贝锦,题舆字湿已黄粱。众流出壑三秋暮,明月照松千仞罔。冷落僧炉数间屋,但留名节付贤郎。

  • 《浣溪沙》

    翠葆扶疏傍药阑。乱红飘洒满书单。清明时节又看看。小雨勒成春尾恨,东风偏作夜来寒。琴心老尽不须弹。

  • 《献转运使雷谏议》

    当年辞气压朱云,老作皇家谏诤臣。章疏罢封无事日,朝廷犹惜直言人。题诗野馆光泉石,讲易秋堂动鬼神。棘寺下僚叨末路,斋心唯愿秉陶钧。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