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寒发孤城,带雪入异县。
春阴舟楫回,远眼烟木乱。
朝来云间塔,别我忽不见。
春流背客去,应过前日岸。
怀居念缱绻,送别祝寝饭。
抚事良有怀,申情能无叹。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过临淮》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冲寒发孤城,
带雪入异县。
春阴舟楫回,
远眼烟木乱。
朝来云间塔,
别我忽不见。
春流背客去,
应过前日岸。
怀居念缱绻,
送别祝寝饭。
抚事良有怀,
申情能无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临淮过冬的情景。诗人冒着严寒,离开孤城,带着雪花来到陌生的县城。春天的阴云笼罩着,船只在江上往返,远处的景物被烟雾和树木遮挡得模糊不清。早晨,诗人看到了云间的塔,但突然间却再也看不见了。春水流去,背着客人离开,应该是经过了前一天的岸边。诗人怀念家乡,思念着亲人,送别时祝福他们吃好睡好。回想起过去的事情,心中充满了感慨,但他仍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叹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临淮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自己的情感,展现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严寒的冬天与温暖的春天、离别与相聚进行对比,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味道苏仙井,言归鬓尚青。仅周新甲子,还仰旧仪刑。秘殿欣疏宠,华钟待勒铭。追随樽酒地,愁绝最高亭。
海山迢递信音稀,静对斜阳独倚扉。回首八千余里路,觉今二十一年非。白云流水聊相伴,绛阙清都未得归。昨夜乐丘残梦觉,窗前明月照鹑衣。
去秋双峨摧,今夏芝岩坠。松江松惨然,花屿花流涕。惟有长空孤月圆,东西分照两无偏。
获稻来墝埆,开篘荐碧香。地偏皆斥卤,汲井得甘芳。漫仕今千室,前人陋一乡。民安吾亦饱,相乐亦相忘。
碧梧金井生早秋,北斗斜挂银河流。鹊桥灵车俨若渡,织女有约期牵牛。古传此事不可诘,五云仿佛闻笙球。搴衣举酒酹明月,起舞激烈心悠悠。但恨玉兔捣灵药,不能医此万古之闲愁。眼看明月年年好,古人逝矣今人老。今人还是后人哀,绿鬓朱颜岂堪保。自怜年少心志狂,赤手直欲扳扶
北陆冰初结,南宫漏更长。何劳却睡草,不验返魂香。月隐仙娥艳,风残梦蝶扬。徒悲旧行迹,一夜玉阶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