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有似之音,异世而同科。
草亭今兰亭,人物晋永和。
於水鲜可钓,有酒旨且多。
叩舷欠孺子,一赋沧浪歌。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描述了士人之间的交往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中文译文:
士有似之音,
异世而同科。
草亭今兰亭,
人物晋永和。
於水鲜可钓,
有酒旨且多。
叩舷欠孺子,
一赋沧浪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士人之间的交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谊、自然和文化的向往和赞美。
诗的开头,“士有似之音”,意味着士人之间有着相似的志趣和爱好,即使在异世、异时,他们能够共同追求学术和文化的进步。这种似之音的存在,使得士人之间能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草亭”和“兰亭”,展示了时光的变迁。草亭代表了简朴的生活环境,而兰亭则象征着高雅和文化的殿堂。这种转变表明了诗人对于文化繁荣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共同追求文学艺术的提升,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诗的下一句“人物晋永和”,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和团结的渴望。晋永和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相支持,这种友谊和团结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接下来的两句“於水鲜可钓,有酒旨且多”,通过描绘水上钓鱼的愉悦和酒的美味,表达了诗人对于宴会和欢乐的向往。这里的水和酒象征着生活的愉悦和享受,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在友谊和美好的环境中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两句“叩舷欠孺子,一赋沧浪歌”,诗人借用了“叩舷”和“沧浪歌”来表达他对于友谊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叩舷是指敲打船舷,表示诗人期待和友人共同分享美好时光。而沧浪歌则是指一首美妙的歌曲,诗人希望能够以他的诗歌表达对友谊和美好生活的赞美。
总之,李曾伯的《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通过对士人之间交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友谊、自然和文化的赞美和渴望。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抒情,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
共踏长安街里尘,吴州独作未归身。昔年旧宅今谁住,君过西塘与问人。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传与东坡尊舅。欲作栏干护佑。心性慢些儿,先著他人机构。虚谬。虚谬。这段姻缘生受。
背之不见与无同。
清远山前烟雨蒙,黄巢矶畔水连空。旋芟芦荻炊朝饭,更斫芭蕉补漏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