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胡骆坑二首》

已被山寒病老身,车徒溪涉更艰勤。
雾皆成点元非雨,日出多时未脱云。
猿乌一声人不见,松杉四塞径无痕。
十分晴暖侬何福,肯借曦光三五分。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过胡骆坑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被山寒病老身,
车徒溪涉更艰勤。
雾皆成点元非雨,
日出多时未脱云。
猿乌一声人不见,
松杉四塞径无痕。
十分晴暖侬何福,
肯借曦光三五分。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杨万里在胡骆坑的旅途中所感受到的景象和情感。诗人已年事已高,身体已被山寒所侵,使得他的旅途更加艰难。山间的雾气凝结成点点水珠,但并非雨水,太阳升起后,云彩仍未散去。猿猴和乌鸦的叫声传来,但看不到人的踪影,松树和杉树将小径四面包围,看不到任何痕迹。尽管天空晴朗温暖,但诗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福气,只能借用太阳的光芒来温暖自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艰辛。诗中的山寒、溪涉、雾气、云彩等形象描绘了旅途的困难和不确定性,而猿猴、乌鸦、松树、杉树等形象则增加了一种寂寞和荒凉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孤独之感。

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消极情绪中,他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温暖和光明的渴望。尽管只能借用太阳的光芒来温暖自己,但诗人仍然抱有一丝希望和感激之情。这种对光明的渴望和感激,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艰辛,同时展示了他对光明和温暖的渴望。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 《留别乾明山主》

    自余衔哀归,不与人事接。两至此饭僧,华宇何晔晔。大士邀我铭,吾学愧涉猎。强述殊不高,下笔曾未惬。岂意烦镌刊,有似虫镂叶。徒将珉石蠹,柱坏亦已辄。又不虞後人,讥诮喙嗫嗫。今我将还朝,方丈一登蹑。岭竹与岩花,所植皆妥帖。罗列森翠戈,次第笑朱颊。乃知化平等,此意

  •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去时数点雨,归时数片雪。雨雪两不多,山路双清绝。

  • 《红梅 其九》

    彩凤穿花啄石苔,玉窗琼户紫烟开。山人不说罗浮梦,却忆玄都观里来。

  • 《辛亥二月望祭斋公因游甘园》

    海棠阴下小徘徊,屐齿深深一径苔。忽听铜钲花外近,园丁说是主人来。

  • 《赠蓝元一道人》

    我闻方外士,见面照人明。笔幻岁寒友,琴弹太古声。侯门知遇重,真馆笑谈清。茗碗聊相对,清风两腋生。

  • 《沙弥文信大悲颂》

    通身是眼,不见自己。欲见自己,频掣驴耳。通身是手,不解著鞭。白牛懒惰,空打车辕。通身是佛,顶戴弥陀。头上安头,笑杀涪皤。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