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向来边度,风从阔处来。
冷然旬五日,无去亦无回。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桂隐纪咏·平桥》
中文译文:
桥向来边度,风从阔处来。
冷然旬五日,无去亦无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镃的作品,名为《桂隐纪咏·平桥》。诗中以平桥为题材,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平桥的景象和意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桥横跨在某个边界之上,风从宽阔的地方吹来。这里的桥是作为连接两个地方的媒介,而它的存在使得风可以从远处吹来,增添了桥的开阔感和自然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冷然旬五日,无去亦无回”表达了桥的寂静和静止。这里的“冷然”意味着平静冷淡,没有波澜。而“旬五日”表示时间的流逝,暗示了桥的长久存在。而“无去亦无回”则传达了桥的稳固性和不变性,无论是往来的人群还是时间的流转,桥都静静地守候在这里。
整首诗通过简短而精练的表达,描绘了平桥的景象和氛围。它展现了桥的开阔和自然之美,以及桥的长久和稳固之感。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凝视,以及对稳定和永恒价值的思考。
怀我歌我辞,乃知行子倦。音虽彼妙发,想若此可见。歌竟夜灯青,野窗鸣湿霰。仿佛闻孤鸿,飞急应有羡。
两年再踏铅山路,今日初尝石井泉。碧玉岩边论汤饼,全胜五鼎击肥鲜。
万里西征一叶舟,谁怜天地此生浮。初征秋浦雁飞处,又泊江南相叶洲。贫困尽从归后见,雄豪半为病来休。十年心事闲搔首,荻雨芦风总是愁。
十里城南禾黍村,白头心事与谁论?惰偷已坠先人训,迂拙仍辜圣主恩。病退时时亲蠹简,兴来往往出柴门。斜阳倚杖君知否?收点鸡豚及未昏。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阑:栏)
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淡水心情长若此,银钩踪迹更无如。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