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桂隐纪咏·东寺》

数举营巢债,才成作佛庐。
随堂展单钵,均是道人居。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桂隐纪咏·东寺》是宋代张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东寺的景象和其中居住的道士们的生活状态。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数举营巢债,才成作佛庐。
随堂展单钵,均是道人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东寺的景象,以及在东寺中居住的道士们的生活。诗人通过描述道士们的行为和住所,传达了对道家修行与生活方式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刻画了东寺的景象和道士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宋代时期道教寺庙的风貌。

首句“数举营巢债,才成作佛庐”描绘了道士们辛勤修行的场景。其中的“营巢债”表示修建庙宇的辛苦劳作,“作佛庐”则意味着建立了供奉佛像的庙堂。这两句表达了修道者们为追求属灵的境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接下来的两句“随堂展单钵,均是道人居”展示了道士们的生活状态。其中的“随堂展单钵”指的是道教中的用具,象征着道士们的修道生活;“均是道人居”则表明整个寺庙都是道士们的居所。这两句表达了道士们的默默无闻,专心修道的精神。

整首诗词通过朴素的描写,反映了道士们清静、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对修行的专注追求。诗人通过赞美道士们的修行精神,也间接表达了对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推崇。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描绘东寺和道士们的生活,传达了对道家修行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示了宋代道教文化的一片景象。

  • 《折桂令·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 《过旁罗见灵山》

    过得旁罗上下滩,望中青出是灵山。三年此地四来往,老矣向渠成厚颜。

  • 《寄李兼善》

    湖山昔日记清游。百遍相过语未休。远迩漫劳人室念,东西宽望浙江流。中年别去情尤恶,幅纸书来意转愁。岁晚渐于诗兴好,待君归后饱赓酬。

  • 《鱼游春水》

    林梢听布谷。郭外舒怀仍快目。平田浩荡,氵虢々泉鸣暗谷。香稻吐芒针棘细,秀麦摇风波浪绿。山童野老,意亲情熟。我待休官弃禄。屏迹幽闲安退缩。渭川千亩修篁,巑巑绀玉。顾盼滩流萦八节,呼吸湖光穿九曲。贪求自乐,尽忘尘俗。

  • 《酬净照大师说》

    佛说吾不学,劳师忽款关。吾方仁义急,君且水云闲。意淡宜松鹤,诗清叩佩环。林泉苟有趣,何必市廛间。

  • 《咏北海》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