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龟溪即事五首》

曩从太史氏,论次金匮书。
龙兴渡江后,麐止今皇初。
微辞记当时,只字宁敢虚。
彼阿者谁子,顾欲私毁誉。
阳秋记慕容,史记名山储。
二子亦过计,人心焉可诬。

作者介绍

高斯得,本名斯信(《鹤山大全集》卷五八《高不妄字说》),字不妄,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授利州路观察推官。端平末佐李心传修四朝史。因冬雷封事忤史嵩之,出通判绍兴府,踰年添差通判台州。淳祐初召爲太常博士,迁秘书郎。以言事出知严州。迁浙东、湖南提点刑狱。召爲礼部郎中,逾年,出爲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度宗即位,以秘书监召,擢起居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侍讲。出知建宁府。度宗卒,陈宜中入相,以权兵部尚书召,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因处置贾似道事爲留梦炎所构,罢。有《耻堂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耻堂存稿》八卷。《宋史》卷四○九有传。 高斯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简称殿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龟溪即事五首》是宋代高斯得创作的诗词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太史氏的学者对金匮书的研究与讨论,以及对历史和名人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龟溪即事五首》中文译文:
曩从太史氏,论次金匮书。
龙兴渡江后,麐止今皇初。
微辞记当时,只字宁敢虚。
彼阿者谁子,顾欲私毁誉。
阳秋记慕容,史记名山储。
二子亦过计,人心焉可诬。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一位太史氏的学者对金匮书的研究和讨论,以及对历史和名人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关注与赞叹。

诗的开头,以“曩从太史氏”为引子,表明诗人曾跟随太史氏学者,对金匮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太史氏是历史学家的代表,其著作《太史公书》被称为金匮书,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接着,诗中提到“龙兴渡江后”,指的是北宋时期,自宋太祖赵匡胤起,宋朝开始兴盛,横跨长江,建立了南宋朝廷。而“麐止今皇初”则指的是当前这位皇帝的刚刚即位,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关注和对新时代的期待。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微辞记当时,只字宁敢虚”表达了对历史的谨慎态度。太史氏学者们记录历史时,非常注重准确性,不敢随意虚构或省略。这里作者提及“只字宁敢虚”,彰显了对历史真实性和传承的重视。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彼阿者谁子,顾欲私毁誉”一句,表达了对那些贪图个人荣誉,而不顾历史真实性的人的不屑和警示。这句话意味深长,指出历史应当客观公正,不能为了个人私利而篡改事实。

最后两句“阳秋记慕容,史记名山储。二子亦过计,人心焉可诬。”则提到了慕容家族和史家族的历史功绩。慕容家族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家族,而史家族则是历史学家的代表。这里通过称赞这两个家族,强调了历史的珍贵性和传承的重要性,也呼唤当代人对历史的真实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对历史的关注和对真实性的追求为主题,通过对太史氏学者、金匮书和历史名人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价值的肯定,并且警示后人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历史,传承历史文化。

  • 《远斋用常字韵见贻次韵》

    闲中未免和诗忙,忙里偷闲莫自妨。一梦江山惊草草,半春风雨自常常。桃花落去空流水,燕子归来非故乡。世事多端付醇酎,我知公不愧平阳。

  • 《香云寺》

    山月明空隙,庭柯下槁乾。沈沈僧夜静,漠漠雁天寒。梦境愁偏隔,诗情老易阑。未容辞水厄,聊复踞蒲团。

  • 《奉和李观察登河中白楼》

    城上高楼飞鸟齐,从公一遂蹑丹梯。黄河曲尽流天外,白日轮轻落海西。玉树九重长在梦,云衢一望杳如迷。何心更和阳春奏,况复秋风闻战鼙。

  • 《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 《伤昔》

    昔年曾作五陵游,午夜清歌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下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字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惟见水东流。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