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无雨亦无风,比似常年迥不同。
鼻观了无分别想,道人结心本来空。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桂花》是宋代程公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没有雨水也没有风,与往年的秋天有着明显的不同。诗人通过观察桂花,体味到了其中的深意。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秋无雨亦无风,
比似常年迥不同。
鼻观了无分别想,
道人结心本来空。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诗人通过描述秋天没有雨水和风的景象,与往年相比产生了明显的不同。这种变化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叹。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桂花,他发现通过嗅觉无法分辨桂花的香味,这让他联想到修行者修炼心境时所追求的境界。最后一句表达了修行者心中的境界本来是空灵的,没有执著和负担。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类感知和心境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洞察。诗人通过观察秋天的变化和桂花的香味无法辨别,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诗中的桂花象征着纯洁与空灵,修行者的追求和心境的净化,通过对这一细小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境界和内心状态的追求。
整首诗词简洁明了,以简单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意境和哲理,引发读者对生活、自然和心灵境界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对细节的把握,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敏感,使读者在品读中感受到一种安静、深邃的美感。
锦作双翰褐作衣,雕笼蓄养亦多时。只缘学得千般语,欲返山林未有期。
白社思归处,青门见去人。乡遥茂苑树,路入广陵尘。海日潮浮晓,湖山雪露春。犹期来帝里,未是得闲人。
鼓角城中寺,师居日得闲。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破衲新添线,空门夜不关。心知与眼见,终取到无间。
独上吴淞第四桥,忆随郑老驻兰桡。白头发佛平生处,一盏寒泉赋大招。
一年山色好相看,欲去仍来倍黯然。大士初无留客意,幽人更结住山缘。梨花村落清明后,梅子园林五月前。我已到家春亦老,酒杯犹足趁流年。
室内孤灯只自知,入流须辨截流机。辽天一镞三关外,玉兔金乌不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