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路多知己,期公集有庸。
行趋青琐闼,荣拜紫泥封。
帝室常虚席,侯邦久卧龙。
空余遗爱颂,安得镂斯镛。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光禄朱卿挽词十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要路多知己,期公集有庸。
行趋青琐闼,荣拜紫泥封。
帝室常虚席,侯邦久卧龙。
空余遗爱颂,安得镂斯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李廌对光禄朱卿的挽词,表达了对逝去朱卿的追思和缅怀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要路多知己,期公集有庸。”意味着在人生的道路上,结交知己是多么重要,期待与朱卿一起集结才干。这里的“公”指的是朱卿,而“庸”则表示才干和能力。
接下来的两句:“行趋青琐闼,荣拜紫泥封。”描述了作者行走于宫廷之间,向朱卿致敬的场景。其中,“青琐闼”指的是宫门,而“紫泥封”则指朱卿的封号。
接着是两句:“帝室常虚席,侯邦久卧龙。”这句表达了帝室之中常常有的空缺之位,而朱卿作为才华出众的人物,长期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
最后两句:“空余遗爱颂,安得镂斯镛。”表达了对朱卿离世后,留下的爱和赞美之情。这里的“镂斯镛”是指铸造铜鸣器的工艺,意味着希望能够铸造出一件能够赞美朱卿的佳作。
整首诗词通过对朱卿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作者对朱卿才华和功绩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呼唤着能够留下一段铭记朱卿的佳话和赞美之词的期望。
这首诗词既展现了宋代宫廷政治的一些特点,也抒发了作者对朱卿的敬仰和追思之情。通过对朝廷人物的描绘和对才华的赞美,展现了宋代社会中重视人才和功绩的价值观。
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清风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楚客病来乡思苦,寂寥灯下不胜愁。
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
岭上老梅树,岁晚等风木。霜风吹枯枝,曾有花如玉。茉莉抱何性,犯此炎暑酷。琢玉再为花,承以敷腴绿。怜渠一种香,偏历寒与燠。空庭三更月,酒醒人幽独。有如高世士,含情不虚辱。时於寂默中,至意微相属。鼻观既得趣,就枕便清熟。梦中见灵均,九畹皆芬馥。
病厌追游嬾举觞,今年闭户作重阳。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斜日更增秋惨淡,黄花应怪客凄凉。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旁?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高僧居物外,有户昼常扃。海阔知天大,泉甘识地灵。一帘春月静,数点列山青。便卜归欤计,移文休勒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