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广化遇雨》

浮云蔽高峰,台殿延晚色。
风声转谷豪,雨脚射山白。
东楼瞰虚明,龙甲排松柏。
萧森异人境,坐视动神魄。
撞钟寺门掩,晚霁尚残滴。
相携下山去,尘静马无迹。
归来解鞍歇,新月如破壁。
但恐桃花源,回舟已青壁。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广化遇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浮云蔽高峰,台殿延晚色。
风声转谷豪,雨脚射山白。
东楼瞰虚明,龙甲排松柏。
萧森异人境,坐视动神魄。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浮云遮挡了高山的巅峰,台殿的颜色也因晚霞而延伸。风声在山谷中回荡,雨点射在山上,形成一片白色。东楼俯瞰着虚幻的光明,龙甲般的松柏树排列整齐。这种景色使人感到幽静而异域,作者坐着欣赏这一切,心神为之动荡。

撞钟寺门掩,晚霁尚残滴。
相携下山去,尘静马无迹。
归来解鞍歇,新月如破壁。
但恐桃花源,回舟已青壁。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作者离开这个景色,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撞钟的寺庙门被关上,晚霞散去,但仍有残留的雨滴。作者与伴侣一起下山,尘土静谧,马蹄无痕迹。归来后,解下马鞍休息,新月如同破壁一般明亮。然而,作者担心自己已经离开了这个美景,回到了平凡的生活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暗示了人们常常在美好的事物面前感到无奈和迷茫,担心错过了桃花源般的美好,回到了平凡的现实生活中。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索。

  • 《清明》

    花闻花落总无情,赢得诗人百感生。今日东兰看梨雪,坡仙去后岁清明。

  • 《题玉山草堂》

    隐居家住玉山阿,新制茅堂接薜萝。悲翠飞来春雨歇,麝香眠处落花多。《竹枝》已听巴人调,桂树仍闻楚客歌。明日扁舟入青浦,不堪离思隔沧波。

  •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 《达州月夜》

    薄暮行人息,角声吹已残。城空群犬吠,明月照关山。四望何所见,烟苍树团团。但闻流水声,不见飞鸟还。故园天一角,时危路间关。避地方云始,整驾何当旋。故人同此夕,若为怀抱宽。

  • 《梅花十绝》

    逋仙解道影南斜,二百年来蔑以加。别有脱胎诗一句,自从梅后更无花。

  • 《夜炊》

    猛觉冰生颊,孤吟翻欲狂。汲泉溪作冻,移火月吞光。渍米频拈稗,开薪再剪霜。夜炊一幽事,仆仆不为忙。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