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慈悲愿观自在,小白花山住道场。
海漩三昧觉澄圆,三十二应施无畏。
有一众生发大心,愿度我身及舍识。
万仞峰前撒手过,观音岂复异人乎。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观世音赞六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圣慈悲愿观自在,
小白花山住道场。
海漩三昧觉澄圆,
三十二应施无畏。
有一众生发大心,
愿度我身及舍识。
万仞峰前撒手过,
观音岂复异人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一首赞颂观世音菩萨的作品。黄庭坚通过表达自己对观世音菩萨的敬仰和崇拜之情,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慈悲智慧的赞美和归依。
首先,诗人称颂观世音菩萨的圣慈悲愿,认为观世音菩萨具有无限慈悲和智慧,能够自在地观照众生。观世音菩萨居住在小白花山的道场,这里是他修行的地方。
接下来,诗人提到观世音菩萨通过修持海漩三昧,达到了觉悟的境地,心境纯净无碍。"三十二应施无畏"是指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种身相,在施与众生的时候,能够给予他们无畏的保护和庇佑。
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众生发起大愿心的赞叹。他希望观世音菩萨能够度化他的身体和心识,将他从苦海中拯救出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万仞峰前放下一切烦恼和执着,超越了人世的束缚,与观音菩萨合为一体。观音菩萨不再是与众不同的存在,而是与诗人相通的存在。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赞颂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智慧慈悲的钦佩和追求。诗人通过赞颂观世音菩萨,表达了自己对超越尘世苦难的向往和寻求。这首诗词充满了虔诚和感激之情,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菩萨信仰的情感表达。
江南佳公子,遗我锦绣端。揽之温如春,公子焉得寒。兴雨自有时,肤寸便濛{?漫}。敛藏以自润,牛斗何足干。空庭月与影,强结三友欢。我岂不足欤,要此清团团。所欢在一醉,常恐樽中干。舍酒尚可乐,明珠如弹丸。但恐千仞雀,忽忽发虚弹。迨子闲暇时,种子田中丹。一朝涉世故,
大涤洞沉沉,天柱峰嶪嶪。人世悲落花,观松无易叶。朝夕樵风生,云鹤闲情惬。何当采玉芝,真从从此蹑。
满湖飞雪搅长空。急起呼儿上短篷。蓑笠具,昼图同。钎笛声长曲未终。
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翚飞栋宇压危峰,面面风光入座中。湖汐近通天阙下,蓬瀛疑在海门东。巡行谁说秦皇事,疏凿今余夏后功。空阔无边惟此地,君侯心与境相同。
清溪似与隐君谋,故入堂前漫不收。盥手从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花漂涧谷来应远,石激琴筝久未休。莫把朱栏强围绕,山家事事要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