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袍黄甲旧蜚英,紫绶金章晚更荣。
隐德家传辽北客,修龄人羡济南生。
墓中深刻同年笔,世上难磨异日名。
识面有时追往事,伤情无路奠佳城。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管长源朝奉挽词》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必大。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袍黄甲旧蜚英,
紫绶金章晚更荣。
隐德家传辽北客,
修龄人羡济南生。
墓中深刻同年笔,
世上难磨异日名。
识面有时追往事,
伤情无路奠佳城。
中文译文:
青袍黄甲,昔日飞扬的英俊;
紫绶金章,晚年更加荣耀。
隐德是家传的辽北客,
修龄使人羡慕的济南人。
墓中深深刻下同年的字迹,
世人难以磨灭这异日的名声。
有时当我们相见,追忆往事,
伤情无处安放,只能为佳城默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名叫管长源的人物,他曾经是一位英俊风流的青年,穿着青袍黄甲,受到众人的赞扬和崇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已经步入晚年,却因为紫绶金章(一种官职的象征)而更加显赫。诗中提到了管长源是一个辽北人,但在济南享有盛名。
诗中的"墓中深刻同年笔"指的是管长源的诗文才华,他的作品被铭刻在墓碑上,留下了他年轻时的才情风采。"世上难磨异日名"表示管长源的名声无法被世人所磨灭,他的声誉在后世也得以保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管长源重逢时的情景,他们一起追忆往事,但也感到伤情无处安放。"奠佳城"指的是为了缅怀已逝的人而默哀,这里指的是为管长源默哀。
整首诗词通过对管长源的描写,展示了他曾经的辉煌和名声,以及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人事变迁的感伤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诗意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赤帻峨峨玉羽明,篱间新织竹笼成。老人从此知昏晓,不用元戎报五更。
陇西李都尉,骁勇称将材。提师浚稽山,一鼓单于摧。步卒五千人,转战昏阴霾。道穷矢亦尽,惜哉勇弗裁。捐躯诚独难,大义岂不乖。得当纵报汉,二心安可怀。迢迢五原关,思归隔天涯。遂使铁石心,化为土与埃。终然没胡沙,竟为百世哀。
倚杖而立,示真般若。手中册子,云何抄写。长老若不放下,疑杀后生尊者。
年踰关百颇酸心,眼底朋俦试选抡。松竹梅花三益友,诗书画卷一閒人。北窗高卧那非乐,南阮甘贫只任真。却喜生无荣辱事,底须姓字动朝绅。
予昔梦食石芝,作诗记之,今乃真得石芝于海上,子由和前诗见寄。予顷在京师,有凿井得如小儿手以献者,臂指皆具,肤理若生。予闻之隐者曰,此肉芝也,与子由烹而食之。追记其事,复次前韵。土中一掌婴儿新,爪指良是肌骨匀。见之怖走谁敢食,天赐我尔不及宾。旌阳远游同一许,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